词曰:
清秋节,枫林染遍啼鹃血。啼鹃血。数金银两,致他生绝。
殷勤再把侠客说,愁心姑且随明月。随明月。一杯将尽,数声呜咽。
右调《忆秦娥》
且说于冰被那文怪鬼混了多半夜,天明辞了出来,日日在山溪中行走。崎崎岖岖,绕了四五天,方出了此山,到一大沟内,中间都是沙石,两边仍是层岩峭壁。东首有一山庄,问人名为辉耀堡。还是通京的大路。他买了些酒饭充饥,不敢往东去,顺着沟向西走,行了数日,已到山西地界。他久闻山西有座五台山,是万佛福祥之地,随地问人,寻到山脚下,遇着几个樵采的人,问上山路径。那些人道:“你必是外方来的,不知朝台时令,徒费一番跋涉。此地名为西五台,还有个东五台。
两台俱有许多胜景,有寺院,有僧人。每年七月十五日方开庙门,到八月十五日关闭,朝台男女,成千累万不绝。如今是九月中间,那里还有第二个人敢上去?况里边蛇虫虎豹、妖魔鬼怪最多,六月间还下极大的雪,休说你浑身都是夹衣,就便是皮衣,也包你冻死。”
于冰听了,别的都不怕,到只怕冷,折转身又往西走。
走了几天,一日行到代州地方,日色已落,远远的看见几家人家,及至到了跟前,不想是座泰山娘娘庙。
但见:钟楼倒坏,殿宇歪斜。
山门尽长苍苔,宝阁都生茺草。
紫霄圣母,迥非金斗默运之时;碧霞元君,大似赤羽逢劫之日。
试看独角小鬼,口中鸟雀营巢;再观两面佳人,耳畔蜘蛛结网。
没头书吏,犹捧折足之儿;断臂奶娘,尚垂破胸之乳。正是修造未卜何年,摧崩只在目下。
于冰看了一会,止见腐草盈阶,荒榛遍地,两廊下塑着许多携男抱女的鬼判,半是少头没脚。
正面大殿三间,看了看,中间塑着三位娘娘,两边也塑着些伺候的妇女。
于冰见是女神,不好在殿中歇卧,恐怕亵渎。
他出来到东廊下一看,见一个赤发环眼大鬼,同一个妇人站在一处,那妇人两手捧着个盘子,盘子内塑着几个小娃儿,坐着的,睡着的,到也有点生趣。
于冰看了,笑说道:“你两个这身躯后面,便是我的公馆,今晚我同你们作伴罢。”
说着,用衣襟把地下土拂了几拂,斜坐在二鬼背后。
再瞧天光,已是黄昏时分。
看罢,将头向大鬼脚上一枕。
方才睡倒,只见庙外跑入个妇人来,紫袄红裙,走动如风。
从目前一瞬,已入殿内去了。
于冰惊讶道:“这时候怎么有妇人独来?”
语未毕,只见那妇人走出殿外,站在台阶上,像个眺望的光景。
于冰急忙坐起,从大鬼两腿缝中一觑,只见那妇人面若死灰,无一点生人血色。
东张西望,两只眼睛闪闪灼灼,顾盼不测。
少停,只见那妇人如飞的跑出庙外去了。
于冰大为诧疑,心里想道:“此女绝非人类,非鬼即妖。看他那般东张西望光景,或者预知我今日到此,要下手我,亦未可知。”
又想了想,笑道:“随他去,等他寻着我来,再做裁处。”
正想算间,只见那妇人又跑入庙来,先向于冰坐的廊下一望,旋即又向西廊下一望,急急的入殿内去了。
于冰道:“不消说,是寻我无疑了。”
少刻,那妇人又出殿来,站在台阶上,向庙外望,口里咶咶,长笑了一声,到与母鸡咶蛋相似,止是声音连贯,不像那样断断续续的叫喊,又如飞的跑出庙外去了。
于冰道:“这是我生平未见未闻的怪异象,似他这样来来往往,端的要怎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