俱请旨开恩,已革者复职简用,已故者追封原官,抄没者赏还财产,现任者交部议叙。
又将严嵩父子门下党恶,大小官员,开列八十余人。
已故者请革除,追夺封典,现任者请立行斥革。
或连名,或独奏,闹了二十余天。
通是这些本章。
闹的明帝厌恶之至。
到反念严嵩在阁最久,没一天不和他说几句话儿,一旦逐去,心上甚不快活,不由的迁怒在邹应龙身上。
一日,问徐阶道:“应龙近日做什么?”
徐阶道:“应龙在通政司办事。”
明帝怒道:“是你着他做通政司么?”
徐阶顿首道:“臣何许人,敢私授应龙官爵?陛下下旨,二部朱批,现存内阁。”
明帝听了,原是自己放的官职,也没法逐应龙。
复向徐阶道:“近来朝中诸官五日不参奏严嵩父子,严嵩朕已斥革,世蕃业经发遣,他们还喋喋不已,意欲将严嵩怎么?嗣后再有人参严嵩父子者,定和邹应龙一同斩首。”
诸官听了这道严旨,方大家罢休。
应龙因明帝有徐阶私授通政司之说,仍旧回都察院去。
都察院因已出缺,补授有人,不敢留应龙在衙门内,应龙才弄的两下不着。
徐阶闻知,将应龙请去,说道:“你的话,我前已奏明,你若回避,到是违旨了。”
应龙听了这话,又复到通政司任中,京师传为笑谈。
俱言已倒了的严嵩,其余宠尚如此利害。
一则见参他之难,二则见明帝和严嵩也是古今人解说不来的缘法。
再说林润自巡按江南后,到处里与民除害,豪强敛迹,大得清正之誉。
那日办完公事,阅邸抄,见应龙参世蕃本章,已奉旨将严世蕃等拿送法司审讯。
应龙又升了通政司正卿,不竟狂喜道:“有志者,事竟成也!”
过些时,知将世蕃等遣发边郡,又过些时,知将严嵩革职。
虽然快活,到的心上以为未足。
一日,在松江地方,风闻严世蕃、阎年等,或在扬州,或在南京,日夜叫梨园子弟唱戏,复率领许多美姬游览山水,兼交接仕宦,藉地方官威势,凌虐商民,并不赴配所。
林润得了这个信儿,即从松江连夜赶回扬州,便接了三百余张呈词,告严世蕃并他家人严冬,率皆霸占田产,抢夺妇女等事。
林润大怒道:“世蕃等不赴配所,已是违旨。复敢在我巡历地方生事不法,真是我不寻他,他反来寻我!”
于是连夜做了参本,上写道:巡按江南等处地方监察御史臣林润,一本为贼臣违旨横行,据实参奏事。
窃严嵩同子世蕃,紊乱国政。
数年来颐指公卿,奴视将帅,筐篚苞苴,辐辏山积。
忠直之士被其陷害者,约五十余人。
种种恶迹,俱邀圣鉴。
严嵩罢归田里,世蕃等各遣发极边。
讵意世蕃等不赴配所,率党羽阎年、严冬、罗龙文、牛信等,在南京、扬州二地,广治府第,日役众至四千余人。
且复乘轩衣蟒,携姬妾并梨园子弟,行歌通衢。
每逢夜出,灯火之光,照耀二十余里。
更复招纳四方亡命,以故江洋大盗,多栖身字下,致令各府县案情难结。
仍敢同罗龙文诽谤时政,不臣已极。
其霸民田产、夺民妻女,尚其罪之小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