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邪连连摆手,着家人盛来水一碗,书符一道,令拿入去,一洗患处,即立愈矣。
家人捧水去了。
又待了半晌,沈襄拿来三封书字,俱着周通看过。
问不邪道:“有金讳不换的,此公可在令师尊洞内没有?”
不邪道:“他此时正在。”
沈襄道:“书字一封,是晚生与金先生的;禀帖一扣,是与令师尊冷老爷的。烦代为传说,叶向仁今生无可报答厚恩,惟有日祝二公寿与天齐而已。今就在此地与冷、金二公磕几个头罢。”
说着,朝上端端正正磕了四个头。
不邪也不好拉他。
次后又叩谢不邪,付与书字。
周通也将回信交讫。
不邪道:“贫道去了。”
冷氏道:“祈少候片刻,我还有物事,捎寄我侄儿。”
周通道:“令侄千百万两黄金吹口立致,你我安可以人间俗物亵渎?只愿他早做天上金仙罢了。你我可向袁仙师拜谢救合家性命之恩!”
于是老夫妻同周琏俱叩拜在地。
不邪急忙相还。
众家人仆妇体贴主人意思,也都来叩头。
不邪各作揖相还。
然后作别。
周通父子和沈襄定要步送十里,不邪止他们不祝约走有百余步,不邪向天上一指道:“妖妇又来了!”
周通父子并大小家人等一齐仰面向天上看视,猛见寒光一闪,再看时,已不知不邪去向。
大众方知妖精来话,是个引子,各欣羡嗟叹。
回园后,周通在本县与沈襄娶了家小,陆续送田产、银物,约三千金。
沈襄感恩不过,拜周通夫妇为义父母。
不时苦劝周琏读书,尽心指引,只一年,便中了本省乡试第十六名举人。
出了那口铜气。
他也不下会试场,指了个候补员外郎职衔,在家过充裕岁月。
蕙娘深悔何氏死于己手,虽冷于冰字内有偿还命债之说,他心上总放不过去,回家设立灵牌,岁时必亲自供献,家道平安如就。
又时劝周琏,将一年所入除用度外,凡有余利,即着施衣食棺木。
不但亲友,即本县远近有贫不能葬、壮无力娶者,查访的确,无不帮助。
每一岁之中,做许多善果。
从这年起,蕙娘连生三子二女。
后辈贵显,岂非积德之报!
周通夫妇皆寿至八十余,周琏夫妇亦享遐年。
可见富户人家行点好事,上天无不加倍报之。
世间看财奴、刻薄鬼,以若大家私,他只怕子孙不彀过,凡一饮一食、一钱一物,还要处处打算占穷人点便宜方快,不出两世,即生出败家子孙。
任凭他有百万之富,总要洗刷他个干净。
可见与子孙积银钱,总不如与子孙积点德最长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