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照的集团开始行动了,他们在安抚,或者说在控制张顺这条线。
那个“耳缺男”,是关键的联络人,很可能是魏建豪的手下。
“陈群,首要任务保证你自己的安全。”
“其次想办法摸清那个耳缺男的特征和活动规律。”
“张顺那边只要有任何异动,比如准备离开云州立刻报告。”
“这条线我们要有耐心。”
“是。”
……
临近下班的时候,镇政府大院里的人都准备收拾东西回家了。
一个年轻工作人员敲响了赵海川办公室的门。
“赵书记,周组长请您过去一趟。”
李光照第一时间就得到了消息,他看着赵海川走向巡视组办公室的背影,神经再次紧绷起来。
周明远……要跟赵海川聊什么?
巡视组的临时办公室里,气氛严肃。
周明远示意赵海川坐下,亲自给他倒了杯水。
“赵书记别紧张,就是随便聊聊。”
“你搞的那个作风展板和举报箱,初衷很好啊。”
“运行情况怎么样?”
“收到一些什么反映?”
“报告周组长,举报箱的设立是镇党委的集体决策,主要是为了畅通民意渠道改进干部作风。”
“目前收到了一些群众的来信,反映最强烈的还是关于供电所的问题。”
赵海川不卑不亢,回答得滴水不漏。
周明远点了点头,似乎对这个回答很满意。
“关于那封匿名举报建设办袁振海同志的信件,赵书记你怎么看?”
“镇里之前是否掌握相关情况?”
赵海川沉吟片刻,谨慎地回答:“周组长,这封信是举报箱收到的第一封重要匿名举报,我们镇党委高度重视。”
“棚改项目一直是镇里工作的重中之重,涉及面广矛盾也比较集中,群众有反映很正常。”
“但是因为这封信是匿名的,而且里面的指控非常具体,本着实事求是对干部负责也对群众负责的态度,我们正在进行内部的线索核查。”
“在没有确凿结论之前不宜过早定性。”
这番话说得有理有据,既表明了态度,又没有泄露自己的底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