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中文网

北仑中文网>三国我汉室 > 西园文学会3(第3页)

西园文学会3(第3页)

岩岩钟山首,赫赫炎天路。

高明曜云门,远景灼寒素。

昂昂累世士,结根在所固。

吕望老匹夫,苟为因世故。

管仲小囚臣,独能建功祚。

人生有何常?但患年岁暮。

幸托不肖躯,且当猛虎步。

安能苦一身?与世同举厝。

由不慎小节,庸夫笑我度。

吕望尚不希,夷齐何足慕夷齐何足慕!

这篇五言,豪迈不羁,比应璩写得还要成熟老练,众宾拜读罢,纷纷竖起拇指,赞叹有加,却寻觅不见集册中人名。

“敢问中郎将,此乃何人鸿作也?”

“不是别人,正是北海孔融。”曹丕笑道。

这一笑,把众文士惊得够呛。

无人不知,三年前,故少府孔融被曹操所杀。曹丕素好文学,为孔融整理文集之事,早传得沸沸扬扬,可当众展示孔融诗作,邀宾客共赏,实在胆大惊人。为此,部分同情孔融的旧臣,不禁对曹丕心生几分敬佩。

但有一人脸色就极为难堪了。座中何人不知,那名儒孔少府之死,是路粹经手诬谤的。曹丕公开赞扬孔融其人文学才华,表示缅怀,让路粹坐立难安。前几日他还和曹丕交情甚好,今日就被当众打脸。这曹家二公子,喜怒无常,把路粹惊起一身冷汗来。

崔缨倒对曹丕这等趣味见怪不怪了,但能看到讨厌的小人路粹脸绿成那样,她笑得快把后槽牙咬碎了。

好吧,好吧,看来这场建安文学宴会,拔得头魁的,不是繁钦,也不是王粲,是一缕盘旋在邺城上空的孔融幽魂。

崔缨正笑间,却听席中有人发声道:

“中郎将盛宴款待我等,更赏重金勉励才学之士,然烛火幽微,怎可遑比日月。还望中郎将不吝笔墨,将您适才所作琼篇,传示一二——”

说话的,正是一直保持沉默的司马懿。此刻他眯着小眼,笑呵呵道。众人听了,对曹丕投向满怀期待的神情。

“仲达啊仲达……”曹丕指着司马懿,笑得只把话说了一半。

原来,在群臣饮酒赏鹤舞之时,曹丕已安静写下一篇乐府题材的杂言诗,此刻稿纸,正被他倒扣在羽觞一角。

于是曹丕呼唤吴质上前,命他宣读己作:

“题曰:《大墙上蒿行》——

“阳春无不长成,草木群类,随大风起。零落若何翩翩,中心独立一何茕。四时舍我驱驰,今我隐约欲何为?人生居天壤间,忽如飞鸟栖枯枝。我今隐约欲何为?

“适君身体所服,何不恣君口腹所尝?冬被貂鼲温暖,夏当服绮罗轻凉。行力自苦,我将欲何为?不及君少壮之时,乘坚车、策肥马良。上有沧浪之天,今我难得久来视;下有蠕蠕之地,今我难得久来履。何不恣意遨游,从君所喜?

“带我宝剑。今尔何为自低卬?悲丽平壮观,白如积雪,利若秋霜。驳犀标首,玉琢中央。帝王所服,辟除凶殃。御左右,奈何致福祥?吴之辟闾,越之步光,楚之龙泉,韩有墨阳,苗山之铤,羊头之钢。知名前代,咸自谓丽且美,曾不如君剑良绮难忘。

“冠青云之崔嵬,纤罗为缨,饰以翠翰,既美且轻。表容仪,俯仰垂光荣。宋之章甫,齐之高冠,亦自谓美,盖何足观?

“排金铺,坐玉堂。风尘不起,天气清凉。奏桓瑟,舞赵倡。女娥长歌,声协宫商。感心动耳,荡气回肠。酌桂酒,脍鲤鲂。与佳人期为乐康。前奉玉卮,为我行觞。

“今日乐,不可忘,乐未央。为乐常苦迟,岁月逝,忽若飞。何为自苦,使我心悲。”

一篇乐府,从自然草木荣枯,联想到时光流逝、人生须臾。铺排有汉赋之遗韵,罗列服饰、宫室、女乐、酒食之飨,句式残次错落,三言至八言齐备,读来朗朗上口,令人耳目一新。曹丕一篇《大墙上蒿行》,独辟新领域,让满座宾客佩服有余,纷纷起敬,上前捧卮。

“二公子天资文藻,下笔成章,臣等才艺驽质,实在不及啊!”各种溢美之词,不绝于耳,曹丕哂笑,一一谢过。

崔缨抄录完毕,把写秃了的毛笔一扔,向后伸了个懒腰。

唉,又有好戏看喽——

果然,与曹植亲善的几个文人,顿时坐不住了,丁仪直接越过烂醉的杨修,凑到曹植身边,急切地低语了几句。见曹植无动于衷,仍是憨憨地笑,丁仪急坏了。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