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是他们,不是明皇与杨妃。若真有事。变的一天,他也一定以身铺路,先送她离开。
*
这些回忆,不过是饭局间,电光火石,司黎脑海内一闪而过的画面。
这就是久处十多年的“弊端”了。司黎想,她怎么做什么事都能想到他。
眼下,她们“四大美人”,正在“争奇斗艳”的紧要关头,她竟然也能走神去想那个男人。
真是有点不敬业了啊,司小黎。她赶紧调整状态,把注意力重新放回这豆觞之会上。
好在,也没人留意她在“溜号儿”,大家都津津有味地听着汪大导演,讲新上来的这道菜的名堂。
之所以听得“津津有味”,是因为这味道实在不负其名,此菜名曰“牛粪火锅”。
“这个味绝就绝在这汤底。是杀牛之前,先把牛用青草和草药喂饱了,然后把牛胃及小肠里没消化的东西再拿出来,挤出汁来。再加点牛胆汁和佐料放入锅里,文火慢慢熬。”
“所以啊,闻起来可能有点欠佳,吃起来会有点苦,有点草药味。不过绝对,越吃越香!上。瘾啊。”
汪作宾,汪大导演为了展示他这道私房菜有多香,“身先士卒”夹了好大一筷子,啼哩吐噜地吃下去。
剩下她们四位妆容精致的女明星望着眼前冒热气的小锅,露出尴尬而不失礼貌的微笑。
但
还是得给导演面子,吃吧。
司黎拿起筷子,心想,别管什么汤底,这里面的是牛肉不就行了。牛肉好啊,增肌减脂必备,又不胖人。
而且听汪导说得一套一套的,看样子也是位资深饕客,他费劲搞来的菜式,肯定是正宗的。尝个鲜她也不亏,要不是今天这席,没准儿一辈子她都没机会吃这个劳什子火锅。
这道菜尝完,几人不约而同地端起了茶杯,漱口。
汪导一看,都爱喝茶是吧,正好下道菜就叫鱼茶。
不过这菜虽然带了个“茶”字,却和茶半点关系没有。只是海南当地对这种食物的特定叫法。
“鱼茶”是用淡水生鱼片与熟稻米混在一起,放进瓶子里密封,25天以后食物天然发酵,在瓶中自然熟了,开盖即食。
至于味道司黎尝了口,确实是一股发酵味。换句话说,就是一股“馊了”的味,很酸,酸中带咸,咸米里面的生鱼肉还有点腥。
这都哪寻罗来的菜啊?
吃完,司黎不动声色地扫了眼周围,有动筷的,也有没动筷就喝水的。
主位上,汪大导演依然是相当满意地品尝着自己这“独家小菜”。
但凡换个人,这局面,估计早都有人掀桌了。
别人不说,这里面资历最老、辈分最大的秦升媚,司黎得叫一声“姐”的大青衣,一直以来的名声都是脾气爆不好惹。
可就连她都安稳坐着,听汪导高谈阔论,谁还敢动啊。
顶多就是发表发表意见,说句“味道够特别”的。
原因嘛,其一,她们今日聚在这,为什么来的彼此心知肚明,求人就要有求人的姿态。而且汪导也不是故意折磨人,他自己大口吃得比谁都香,可能就是单纯想跟她们“分享”
其二,司黎听说过一点这位导演的背景。不过不是从胡珍嘴里听的,是从她家那位总裁口中说的。
江大总裁曾“点拨”过她,知道汪作宾,这名字是什么含义吗。作宾,意思是太子的宾客。他这名不是瞎起的,是有人赐的。
司黎醍醐灌顶,一下子就明白了,为什么这导演什么题材都敢拍。
正所谓良玉不雕,美言不文,要不是知道点内情,单从表面上看,司黎是真看不出来这位憨厚的“小光头”有多大的气场。
他虽满面红光、神采奕奕,穿着却丝毫不浮夸,身上完全不见欧洲奢侈名牌的影子。人家就一身纯亚麻,朴素得很。
只是朴素得相当有门道,亚麻这料子一点不名贵。唯一就是难打理,爱起皱,基本上等同于一次性的。搞不好上午穿完,下午就得扔。
司黎暗暗给这位大导打上两个字的标签——“华朴”。属于静水流深,无声胜有声了。
局面上,汪导全然没在意她们四人之间的“逐鹿之意”,还乐呵呵地说,他收到她们几个的消息时,第一反应就是,咦,既然都想吃个饭,不如凑一块吃吧。人多好备菜啊。
赶上快过年了,气氛还热闹。
是啊,多热闹啊。大家纷纷附和他的话,要不是汪导牵线,她们都很难有机会聚一起呢。
要说上次同台还是上次颁奖典礼呢。四个人争一个奖,打得是相当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