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中文网

北仑中文网>七零年代青云路笔趣阁 > 第226章 番外六(第4页)

第226章 番外六(第4页)

“我寻思人家北京的房子,不可能是正正好的三十平米或者四十平米,万一咱们的钱不够用怎么办?”项小羽又带着点得意地补充,“我是偷摸跟我娘借的,我娘有个藏私房钱的存折,连我爹都不知道。昨天她去银行把钱取出来以后,就直接给我了,别人都不知道!”

“……”宋恂笑着点头,“挺好的,回头我得谢谢咱娘。”

被区别对待的项小羽,心里挺美,便说得多了些:“今年乡里有好几家乡镇企业倒闭了,有私营的也有集体的,我娘总怕她的加工厂也干不长,万一被乡里收走了,她就是竹篮打水一场空。所以,她还想多给我一点钱来着,不过我没要,开解了她好半晌。”

“那边乡镇企业倒闭得很多么?”宋恂问。

“好像有不少,你在公社当工业办主任的时候,组建起来的那家织袜厂,好像也倒闭了。”项小羽叹口气,“我本来想在离开之前,采访一下乡镇企业的发展情况,不过台里没通过。”

“我知道了,你让咱娘放心办厂,回头我关注一下那边的情况。”

*

宋状元接受完采访,上过报纸以后,项小羽的调职手续也正式办好了。

与同事朋友和家人分别吃过践行宴以后,她就准备启程了。

这段时间正是价格闯关的关键时期,城里物价飞涨,宋恂早出晚归地忙了半个月,总算挤出了几天时间,亲自送媳妇去北京报到。

宋吉安和宋延安在消化了无法跟妈妈一起去北京的悲伤消息后,也渐渐接受了现实。

即便不能去北京上学,他们也可以趁着寒暑假的时候陪妈妈。

一家四口刚走出北京站,海浦驻京办的孙主任便迎了过来。

“孙主任,我这次到北京来是办私事的,驻京办就不去了。”宋恂婉拒对方的好意。

“没关系,宋专员,我们就是为海浦的同志们服务的,无论您办公事私事,咱们都能帮忙跑跑腿。”孙主任热情道,“车在外面等着呢,咱们这就走吧?”

宋恂想了想,颔首说:“这次主要是送我爱人去中央台上班的,驻京办距离比较远,往返不太方便,我们在那附近联系了住处,孙主任帮忙把我们送过去就行。”

孙主任行事十分让人舒服,既然领导提了,他也不再相劝。

“那行,咱们先去您的住处,如果您这几天需要用车,可以随时往驻京办打电话。”

宋家人想在北京买房,并不是说买就能买到的。这期间还有个过度阶段,需要让项小羽暂时租房子住。

宋恂所说的住处,其实是穆蓉提前帮忙在她所租住的四合院里租下的两个房间。

优点是距离电视台比较近,上下班方便,缺点是住户多,环境有些嘈杂。

宋恂看过住宿环境以后,脑海里产生的第一个念头就是,京城居大不易。

他媳妇即便是在农村,也没住过这样的房子。

宋家四人在大杂院里住了一宿,第二天早上,项小羽去电视台办报到手续,宋恂则带着两个孩子出门看房。

双胞胎兄弟这会儿也不嚷嚷着留在北京陪妈妈了。

这种环境跟他们印象里那个光鲜气派的首都大不相同。

“赶紧给我妈妈买个房子吧,”延安一边看着公交站牌,一边说,“我觉得她现在可能已经后悔来北京工作了。”

这个落差其实真的还蛮大的。

父子三人按照昨天打听好的行车路线,去了穆蓉介绍的商品住宅小区。

这年头的房子基本都是公有的,电视台在城西,附近并没有商品房小区。而距离这边最近的商品房小区在城南,前几年刚开发的方庄住宅区中,有几栋房子可以用作商品房出售。

下了车以后,望着周围的环境,吉安皱眉说:“我觉得这地方不行,距离妈妈的单位太远了。而且这环境还没有咱们南湾好呢,好像农村……”

宋恂观察着周围的环境,解释道:“这里前几年就是农村,叫南苑乡蒲黄榆大队。”

吉安:“……”

俩孩子对这边的环境嫌弃得不行,不舍得把好几万块砸在这里。

然而,即便他们想买,此时也没机会。三个人在附近打听了一上午,这边的商品房本来就少,根本就没人出售。

“楼房基本都是公产的,无法买卖,想找私产房就只能寻摸四合院了。”居委会的红袖箍来给宋家这四个外来人口做登记,听说他们想要买房子不由摇头。

“大娘,咱们这一片有人想卖房子吗?”宋恂问。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