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中文网

北仑中文网>灰侦探 独阅读 > 第57章(第2页)

第57章(第2页)

现在他只能将希望寄托在约翰。斯诺医生可以坚持住……

他听到斯诺医生在和那些人大声辩论,是的,约翰。斯诺并不是第一个提出霍乱可能经由污水传播的学者或是医生,在他之前,早有医学工作者在某处爆发霍乱的时候放弃水源,也有市长和治安官决定拿走某个水井的水阀(这样人们就无法从里面抽水喝了),还有一个商人提出,可以将水煮沸来防止疫病传播——斯诺可以说是一个先行者,但他的前方也不是没有前辈留下的足迹。

可惜的是,在十九世纪,人们尚未能够证实微生物与病毒对人体的危害,“瘟疫是由空气传播的”这一理论依然占据着大部分人的思想——而正是因为这个愿意,这些人强烈地要求,约翰。斯诺关闭这个医院,然后这个医院的病人与医护全都要转移到远离伦敦的一个修道院里去,不说医生护士如何,这里的病人若是经得起通宵达旦的折磨,霍乱早就不是那么可怕的事情了,但聚集在这里的人并不都是辩论而来的,在约翰。斯诺被纠缠住的时候,另外一群受雇佣的,带着鸟嘴面具和穿着皮大衣的流氓突然冲了进来,他们训练有素,目标明确,一冲到医院里,就首先将医生和护士敲晕,或是捆绑起来,然后他们将一块麻布挽在手上,一前一后地抓着一个病人的肩膀双脚就往外抬,他们的动作飞快,而为了迁就速度,动作就不会很礼貌,很温和,费舍尔老先生几乎是被抛在马车上的。

这是一部粗劣的敞篷马车,就是农民们用来运载农作物的木板车,车厢向外张开,像是一双打开的手,这是为了在满足车辙宽度的同时也能装载更多的货物,今天的货物就是病人,费舍尔老先生听到约翰。斯诺在愤怒的呼叫,但他看不到,他仰面朝天,看见的只有阴冷晦暗的天空,很快,他的身上一重,居然是他的长子,长子的病症最严重,压在费舍尔老先生的身上简直就像是一大块冰,还是那种满含杂物的冰,粗糙的面颊摩挲着费舍尔老先生的脖子,在压上更多人后,费舍尔老先生只能看见一小块地方,那个地方堆积着层层叠叠的皮肤,他知道,他看过约翰。斯诺的论文,他知道自己的长子危在旦夕,他想要大叫,却发不出一点声音。

——

约翰。斯诺站在空荡荡的,仿佛,不,就是遭受了一场浩劫的医院里——他以为自己也会被一起送出伦敦,这就是那些御医世家的目标之一,一旦离开伦敦,他或是被染上霍乱然后死掉,或是碍于陛下与其他王室的安全,有那么两三年都没法回到伦敦,两三年后谁还能记得他?反正他的麻醉分娩术也早就被御医们学到手了,女王若是再次有孕,临产,也不会担心少了医生。

但就在他也要被架上马车的时候,在冲突中像是隐身了的警察突然出现了,他们吹着哨子,挥舞着棍棒,将那些所谓的“瘟疫医生”赶开,围绕着他的学者和医生也迅速退去,很显然,他们读懂了其中的意思——女王或许要教训一番约翰。斯诺,但还没有真正地舍弃他。

第189章只是一些小问题(上)

“这不是什么小问题。”首相如是说。

现在的首相是罗伯特。皮尔,这位仁兄比起之前的首相墨尔本子爵,要显得更为激进,这个激进不单单在于他建立了英国的第一个警察系统,还在于他曾经强烈支持过废除“谷物法”,我在之前已经说过了,谷物法是为了保证英国国内谷物价格,而设立的法律,这个法律保证了外来的粮食需要征收高额的税金,免得商人们从外国进口大量的低廉谷物,使得本国农民受到损失,当然,在利益的趋势下,再动听的歌儿也会被人唱走调,不多久这个法律就成了英国商人们敛财的最好工具——尤其是在爱尔兰爆发了土豆大饥荒的时候,为了活命,爱尔兰人最后一点骨血都被敲吸干净了。

皮尔首相不是一个出色的人才,但就看他支持废除谷物法来拯救大饥荒中的爱尔兰人呢,就知道他不是一个生性冷酷的人,女王陛下一听见他这么说,就不由得莞尔一笑:“哦,看来,”她捏着一束新鲜的苦橙花,修长的花瓣在翠绿的叶片衬托下格外洁白无瑕,皮尔首相短暂地在花束上停留了一会——苦橙花是一种气味馥郁的花朵,从欧洲到英国处处都有人用它做精油,据说嗅闻这种气味可以使人平心静气,在宫廷中出现这种花朵并不让人奇怪,它的存在的确驱散了不少来自于风和水汽中的臭味,但这时候看到苦橙花,就不由自主地让首相想到了王夫阿尔伯特亲王。

在女王的婚礼前,阿尔伯特亲王曾经赠送给女王一件礼物,就是苦橙花式样的花环,是由陶瓷珐琅彩盛花组成的,白色的骨瓷花朵,纯金的叶片,花瓣与叶片都打造的栩栩如生,十分精致,女王对它简直就是爱不释手,在多年后,还在花环上加了数枚珐琅果实,象征她与亲王的孩子。

首相之所以会联想到阿尔伯特亲王,就是因为他所要禀告女王陛下的事情,其中也隐约有阿尔伯特亲王的影子,阿尔伯特亲王作为一个外国人,就和历任的外国王妃那样不得英国人的信任,女王手腕精妙,用处理往来信函的方法将他牢牢地拘禁在自己的房间里,但这位一向就是野心勃勃,以胡安娜女王的丈夫菲利普为榜样,一心一意地想要在英国的政坛上占据一席之地——为此他愿意接受任何向他投靠的力量。

女王执着于麻醉分娩术的行为,不但引发了守旧派教会人士的反感,御医们也大为不满,虽然女王已经大幅度偏向于他们了,但御医们心中最好的病人,当然还是如查理二世那样的,如果你们不记得他们干了什么,又得到了什么样的回报,尽可以看看前文。

而维多利亚女王将一个平民引入御医团的行为,对他们而言已经算是背叛了,他们当然不敢对女王如此,但对一个平民,他们总是有很多办法的。只是要精确地算中女王的想法与心态,就必须有个女王的身边人不可——女王的侍女们当然是最好的人选,问题是御医们大概给不起收买她们的价钱,那么阿尔伯特亲王呢?

阿尔伯特亲王的是个相当适合的人选,首先,他与侍女或是大臣不同,作为最尊贵的家庭的一员,他完全可以理直气壮地关心女王陛下与孩子们的健康问题,他与御医往来不会引起任何人的注意,再则,他与女王同一房间,工作的时候距离也不远,可以说形影不离——这当然是女王为了彰显家庭和美而有意造成的“景象”,但若是加上那些信函文件,阿尔伯特亲王根本不需要线人或是奸细,也能对女王的情况了如指掌。

他只是不能将这些内容转达到伦敦,英国之外,可若是要稍微提醒一下御医们,只能说是一件

再简单也不过的小事。

而皮尔首相之所以马上窥见亲王与御医之间过于亲密的关系,是因为作为警察系统的建立者,他生性多疑,目光精准,御医不是将军和大臣,阿尔伯特亲王和他们交往似乎没什么大问题,可皮尔首相马上就想到了,御医们有个极其关键的地方,那就是他们在出入各大府邸的时候,必然可以掌握到很多别人无法探知的秘密。

毕竟病人在医生面前,总是要说真话的,有时候这些话语可能比他们的忏悔还要真实些。以及,为了追溯疾病(尤其是瘟疫)的源头,医生也会询问病人去过什么地方,见过什么人,碰触过什么东西,吃了什么喝了什么,这些问题都回答了,也就和完全坦白没什么区别了。

不过就算皮尔首相考虑了那么多,仍然没将真正的忧心之事向女王禀告,阿尔伯特亲王是女王的丈夫,他们之间有好几个孩子,亲王与女王的关系早就混杂不清,没法切割了——如果女王陛下是亨利八世就好了,阿尔伯特亲王的出身在王室里可不算显赫,叛国罪至少可以把他囚禁终身。

“我明白您的顾虑,”女王陛下温和地说,她对皮尔首相的信任是绝对比不过墨尔本子爵的,但皮尔首相也有一个好处,那就是他算是威灵顿公爵的下属和被保护人,威灵顿公爵的骤然离世让女王失去了一个亦父亦师的重要长辈,她也因此对这些“遗物”多了一些温情,“好吧,先生,我会叫他们更谨慎,更周详一些的。”

皮尔首相在心里叹了口气,想必御医们让阿尔伯特亲王在女王耳边吹了不少邪风,阿尔伯特亲王又是大公的儿子又是女王的丈夫,将来还是国王的父亲,他对怎么调控一个君王的情绪实在是算得上驾轻就熟,站在首相的立场,当然希望女王仍旧将这件事情交给约翰。斯诺医生在做,并且给他更大的权利,但现在看来,女王虽然还是留下了斯诺医生,却打定主意要给他一个教训了。

首相聪明地没有再对女王的做法提出什么异议,他知道自己的分量,也不打算将威灵顿公爵的余泽用在这个地方,只是他经过海德公园的时候,就无法控制地蹙眉,他看到了一辆马车正停在街角,一张熟悉的傲慢面孔正从车窗里露出一点儿,这一点还被一块手绢遮挡了一部分,一个看上去就是私人侦探的男人正在聚拢一群男孩,从每个男孩手里收取纸条,这个距离和马车的速度当然没法让皮尔首相看清纸条的内容,但他不看也知道那是什么。

女王的意思是,让那些御医去做约翰。斯诺的工作,如果可以,她也更愿意用曾经的旧臣,但这些御医怎么可能亲身走到疫病病人中间去?理由都是现成的,他们不能让女王遭到疫病的威胁嘛——于是,他们就用了私人侦探,让侦探们雇佣孩子们去记录人数,地点和时间,这种做法必然错误百出,但有什么关系?女王还会亲自来复查吗?

就算瘟疫因此扩散,女王也会带着王室成员避出伦敦,温莎城堡,荷里路德宫,奥斯本宫,巴尔莫勒尔城堡,桑德灵厄姆庄园——哪里容不下女王和她的家人,朋友与亲信?何况瘟疫从来就不是人力可以扭转的事情,御医大可理直气壮地声称自己已经竭尽全力。

第190章只是一些小问题(中)

约翰。斯诺坐在自己的房间里。

他原先在水果蔬菜市场这里租借了一个屋子,这里虽然算是西区的一部分,但也是边缘地带,几乎可以说是擦边位置,他倒是不在意,反倒觉得这样可以更方便快捷地回东区,等到他成为女王的御医,这个地方就不合身份了,他原先的房东当然希望他能留下,不过在医学委员会那位爵士会长的暗示下,他还是迁移到了距离牛津街不远的一幢屋子——也就是费舍尔老先生居住的哈利街。

会长的意思事实上很明白,就是希望他看好的约翰。斯诺可以缓解与御医间的矛盾,平民又如何,御医们往上追溯几百年也不过是王室的仆人(或许现在还是),他们只是一时间无法接受,还有的就是斯诺为人处世过于磊落,无私——别开玩笑,人们总是会排斥异端的,尤其是这个异端还会有损他们的利益时。

热门小说推荐

混沌冠冕
汉朝天子混沌冠冕
...
凶灵秘闻录
北极猎手凶灵秘闻录
...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