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有这个想法的人不在少数。
柳竹谢绝了一波波想来帮忙插秧的人家,自家人手足够没必要麻烦别人。
插秧是个辛苦活还赶时间,韩家除了韩靖川、韩阿奶、星哥儿外,其余人齐上阵。
韩阿奶和星哥儿是要负责做饭,农忙时吃不好可耽误事,再穷的人家这段时日也会确保劳动力吃饱饭。插一天秧腰都累得直不起来,再不吃点好的,可真真没有力气下地。
韩靖川本想一起干,但无论是原主还是他都没有任何插秧经验,还是不帮倒忙了。回头给家里人多买点好吃的犒劳犒劳。
他这两天有更重要的事要做。
醉蟹生意停了没几天,县里最大的酒楼掌柜就通过租赁摊位的小吏找到了韩靖川,约他上门一叙。
韩靖川能猜到掌柜找他的用意,正合他意。
韩氏醉八仙刚在县城出现时,没有一家酒楼在意。毕竟摆摊卖吃食的小贩天天有,和各大酒楼的客源基本不重合,倒是彼此相安无事。
但仅仅三天,醉八仙的名号就传遍东市,一时风头无两,好多酒楼的老饕也天天去排队购买。
一品香的卢掌柜也让小二去买过一份,的确好吃。
幸亏醉八仙每日限量,且售卖品种单一,对各大酒楼的客源影响不大。
但要是自家酒楼也能卖醉八仙,岂不是生意更上一层楼。哪怕酒楼卖的比韩氏贵,吃不到的人也会花高价品尝。
卢掌柜让自家厨子尝试做醉蟹,但味道和韩氏相比差距太大,只得放弃。
他本没想过找韩靖川商量购买配方,这种秘方一般都是安身立命之本,没人会出售。
谁知韩氏突然不做了,卢掌柜意识到或许机会来了。
韩靖川一进一品香就被引到了后院。
“早闻韩书生大名,今日一见果然一表人才。这是我这昨儿刚得的雨前龙井。”卢掌柜给韩靖川斟了一杯茶。
一开始得知韩氏知味斋当家人是名书生时卢掌柜还有些诧异。
虽说没考上功名的书生可以做生意,像摆摊这种并不算做入商籍,以后也不影响继续科举。但读书人多重名声,怕亲自做生意沾染铜臭味,通常都是穷困潦倒也不愿经商。
韩靖川是个现代人,自然不在乎这个。只要规则允许,他不管别人怎么看。就算做生意起家,将来真要能考中秀才举人,拍马屁的只会比谴责他的多。
“好茶。”韩靖川轻啜一口,不想再绕弯子,“您今日找我是想谈醉八仙方子的事吧。”
卢掌柜一愣,没想到韩靖川这么开门见山:“是,不知贤弟意下如何?”
“醉八仙有多火爆您也看到了,我若出售方子岂不是自寻死路。”韩靖川泰然自若。
卢掌柜也没指望一句话就能买到方子,想了想又道:“但是知味斋最近没有继续售卖醉八仙,想必是有原因的。听说是因为春耕导致人手不足?”
韩靖川摇摇头:“算不得事,等春耕结束还可以继续摆摊。”
卢掌柜一听这话急了:“贤弟,醉八仙这道美食,能让更多人尝到不是更好?你放心,价钱好商量。况且我们酒楼售卖也不影响你们摆摊,县里想吃醉八仙的大有人在。”
韩靖川露出为难的神色。
卢掌柜感觉不是完全没戏,立刻接道:“我出20两买方子。”
他不知道韩氏每日能挣多少钱,但左右只卖了半个多月,每天还限量,不可能挣太多。这个数说不定比韩家这些日子挣得还多。
卢掌柜没猜错,韩家最近这段时间一共赚了十两左右。
但韩靖川要的可不止这点。
见卢掌柜已上钩,他结束今天的商谈:“韩家若继续摆摊,20两又算得什么?”
卢掌柜还待说些什么,韩靖川拱手道:“家里还有不少事情,小生先回去了。”
出了一品香,韩靖川神色轻松,一切都在按照他设想的发展。
既是来了县城,他打算顺便去西市买点糕点带回去给家人尝尝。
刚走到西市附近的巷子,一阵叫卖声吸引了他的注意。
是舒乐在卖豌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