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快到了年三十,家家户户都要过年了,糖厂也放工人休息,柴玉成才在客栈里看见钟渊。
钟渊穿着一件墨绿色的长袍,气定神闲地坐在轮椅上喝茶,身上的贵公子气不减。柴玉成看见他就高兴:
“魏叔给我们备了一大车年货,你看见没?我的铁锅也做好了,今晚的年夜饭我来大展身手,你爱吃的鱼和肉魏叔都买了。”
钟渊打量了柴玉成一眼,对方晒得黝黑,倒显出一点稚气。
“你去糖厂看过了?”
“看了,门口的保卫不错,我也没混进去。我听魏叔说了糖厂的产量一个月差不多能有六百斤的砂糖,现在已经快有千斤了吧?”
钟渊点头,他看柴玉成飞快地吃着粥,就是眼前这个年轻汉子,短短两个月就让临高发生了重要的变化。他亲眼看着越来越多人来送甘蔗和柴火,原本平淡的街市因为有了人气,也热闹了一点。
“商队我已经在招了,年后让他们带人去卖。”
“行。”柴玉成吃完了粥,见钟渊还在小口小口喝茶,就问他,“你觉得是农具改良更重要,还是兵器改良重要呢?”
这一个半月的努力,柴玉成已经攒了快两万的声望值了,可以兑换一份图纸。他正犹豫,前段时间钟渊都说大夏朝岌岌可危,那么他就得好好考虑先换什么了。
钟渊将茶水喝尽了:
“你觉得呢?”
“我想了好久,所谓广积粮、缓称王1,琼州岛地热,稻米粮食能一年两熟、三熟,所以农具改良的话,粮食肯定就多了。但若只有粮食,没有好的武器,豪强来犯,我们不就成粮仓了么?”
钟渊眨眨眼,还是有些不适应柴玉成大大咧咧地就把野心说出来,但他知道……这大概也是一种信任吧:
“无粮则无兵可使。”
柴玉成点头,还要说下去,弩儿蹦蹦跳跳地出来叫他们坐骡车回去了。既然是过年,他们也不能停在客栈里过年,就回邹家村去。
骡车颠颠地走一天,好在魏鲁还弄了棉垫子,他们坐着舒服多了。钟渊原本是在看书的,但骡车太颠,看得头晕,柴玉成见他脸色苍白,便说起了在黎人寨子里的事。
魏鲁在前头赶车,弩儿十分捧场,一会惊奇一会问话的,柴玉成见他们都听得高兴,讲得更有兴趣了。
他们一进村,村里人就看着了:
“是柴郎君回来了!”“钟公子也在呢!”
“大伯大叔,我们回来过年呐!”
“好好好,柴郎君替我们问问你家钟公子,可还收柴火?我们这些天也砍了好多柴呢。”
柴玉成侧头看钟渊,钟渊脸色平静,坐在骡子边上的魏鲁笑呵呵的:
“收,都收,大家打了柴扛到县上去,我们都收——”
“邹家村的人对我们多有照顾,因此糖厂先收了他们的柴。”
柴玉成点头的,他们到了山腰上两间茅草屋,地面平整,也没有多少杂草,一看就是村里人帮忙整理了的。几个大人下来整东西,弩儿得了公子的话,拿着吃的到村里和小孩子们串门去了。
“来来来,你来写楹联,我字不好看,你知道的。”柴玉成扛着大锅,“今晚叫你们吃顿好的!”
来这里快半年了,终于拿到了铁锅,柴玉成准备要大展身手了!
他扭头看看钟渊正在写对联,魏鲁进进出出地放东西,心里忽然升起一种温馨感。他在现代已经算是无父无母,除了事业、学业身无牵挂,节日里是最寂寞的,反倒在这里,居然还有几个有牵挂的人。
柴玉成在县里的铺子里还找到不少调料,有些还是药材铺买的。他先把带回来的公鸡杀了放血拔毛,又杀鱼洗虾,魏鲁买回来的海货里还有不少鲍鱼,他吸溜了下口水,现代海南菜最有味的就是那种小青桔调味,不过琼州岛上能找到小青桔么?
魏鲁放置好了东西,也过来帮忙。钟渊写了对联,也想凑过去打打下手,被柴玉成一把推着轮椅推到外面:
“里面又是血又是油又是烟,你忙了这么久,就歇会吧。看书去吧,你不是喜欢看书么?我给你买了好多话本,都放在箱子里,你自己找去。”
钟渊张张嘴,见柴玉成健步如飞回棚子里做菜去了。他想说自己是个哥儿,也该学学餐食的事。而且他从未见过哪个汉子,是喜欢洗手作羹汤的……
“去吧,看话本去,等会烟大熏着你。魏叔,你给你们公子拿点零嘴和茶去,这鱼好了,我来吧。”
柴玉成高兴的声音响了起来,钟渊感觉耳朵热热的,赶紧摇着轮椅进屋去找话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