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中文网

北仑中文网>陪夫郎流放琼州全文阅读 > 9水毒(第2页)

9水毒(第2页)

钟渊拒绝了王树再给的银两,他们就此离开。

柴玉成眼见着声望值增高,兑换值已经快涨到50了,等他去告诉县令这个方法,一定能多涨点。

他和魏鲁把房里的三张床给铺好了,房里拥挤了,但比前一日睡地上好多了:

“今晚终于能睡床上了。”

……

柴玉成起了个大早,拿了那封信就要去县城,还没出门,村长就带着几个青壮来了。

“柴郎君,你这是要出门去?昨晚来的兵卒……”

“是啊,村长,是我们家的熟人,听说我们到了这里安家来看看。不用担心。”

邹村长笑了,他拍拍柴玉成的肩膀:

“这都是我们村里的后生,你们几个挤到一屋里不容易,我们来给你起两间新屋。”

柴玉成哎了一声,赶紧把魏鲁叫出来,感谢他们帮忙,就先走路去县城了。他先走了半晌到镇上,听说有驴车可以去县里,连忙付了钱坐上驴车。

镇上比县里情况差不多,到处都是隔壁州跑来的流民,也有得了吸血虫病的百姓。驴车颠得很,柴玉成打听了消息,被烈日晒得昏昏欲睡,直坐了差不多一个时辰,才到了县里。

县里情况比上次他们来的时候好些,那些尸体似乎都有专人拉出去了,但街两边还是散落着各种灾民,他们的眼神,叫人不敢细看。

柴玉成受过社会主义教育,更不忍心看到他们这样,他心中的冲动久久不能平息:

上天究竟为何把他投入这个世界?看到钟渊,再看到这些吃不饱饭的人,他身上的华夏血脉在发力:

至少,他想让每一个人都吃上饭。

柴玉成清晰地意识到之前他与钟渊的谈话,既出于愤慨,但也不是一时冲动。

他沉默着到了县衙门口,巧合的是门口刚好是那天送他们去邹家村的衙役,他便顺利地进了县衙。

他茶还没喝完,县令就穿着常服匆匆赶来,仔细一看他这身灰色圆领袍衫,下摆也有几个补丁,一张瘦长的脸,看起来大概有五十多岁了,他一进来就先朝着柴玉成鞠躬:

“郎君高义,王都尉的信中说你愿意把预防水毒的方子告诉县里,可有此事?”

柴玉成摆摆手:

“称不上高义,一点小事。李县令,如今县里的水毒疫病情况如何?”

李爱仁撩开袍子坐下,喝了一口茶,才说了起来。既然对方是琼州军折冲都尉,他自然相信,而且县里水毒疫病正盛行,他急得嘴边都长燎泡了,有人来送计策,他岂不重视?

柴玉成先把预防隔离的事说了,他还知道些吸血虫病治疗的皮毛,想要和大夫们交流,李县令听见这话更是喜不自胜:

“柴郎君,老朽本该陪你吃饭才是,不过疫病如猛虎,某先失陪,烦你今日在我府上住一晚,明日我让大夫们上门求教。”

柴玉成当即答应了,就见县令急匆匆走了,没多久他的家仆就送过来一托盘的银子,五十两。柴玉成拿了钱,想在街上买些东西,可那些店铺都早早关门了,他只好回县令府上睡了一夜。

第二天和大夫们见完面,柴玉成就上街去了,街上果然有衙役让流民按次序离开,到城外的集中隔离点去。看来这位李县令,确实是想做点实事的,只是临高县太穷,据他所说即使把县里仓库里的粮都放了,也支撑不了这么多流民几天,而且没有上峰命令放粮,他也是有心无力。

柴玉成在县城的两条街上简单逛了逛,大概是灾年的缘故,开门的店并不多,米粮价格更是高得吓人,县令透露那是县里原本就有的明氏和伍氏家族所拥有的米粮铺子,他只能让人不再涨价,却无法强力压迫对方降价了。他随处逛了逛,买了些常用的东西,又进药店要了十斤硝石。

最后逛到街边上,有几个小孩干巴巴地坐在地上,一个大点的,见到柴玉成手上拎了东西,连忙招呼:

“郎君,来买点蔗杆吧,很甜的……买回去给你的孩子甜甜嘴。”

柴玉成停下脚步,沿街摆卖的也有,他们是最小的,衣衫褴褛,另外几个小孩都躲在说话小孩的背后。他仔细一看,这小孩耳垂上有个红痣,明显是个哥儿。

这世界哥儿的红痣大多都长在脖子以上,因此容易辨别,像钟渊那样红痣长在脖子以下地方的哥儿实在是少,这也就给了他假扮汉子的机会。不过,哥儿一般都不抛头露面,即使是乡下也是如此。

放在地上的是比手臂细些的甘蔗,紫皮的,节也不少,大概有个五六根,每根都才一米多。柴玉成心中一动,刚才他去调料店里看了糖,是那种黄白色的大块石蜜糖,或者是蜂蜜,纯度不高取用也不方便。他想找的那种砂糖,还没有出现呢。

“怎么卖的?”

“三文钱一根,是甜的,我们背到县上来卖也不容易。你家要是有老人,吃不惯还能榨出汁水来,很好味的。”

柴玉成便都买下了,几个小孩拿了钱,也不走而是乖乖地要给他送货去。柴玉成还问了他们住在哪里,家里种的甘蔗多吗。他们都一一答了,见到柴玉成居然住在县令老爷家,把甘蔗一撂,就赶紧跑了。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