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中文网

北仑中文网>他慌了 > 7七(第1页)

7七(第1页)

*

庆福天亮才至浮游山,得了王玉英的信回宫已是未时。彼时徐恒正在御书房批奏章,庆福不敢擅闯,叩门轻启:“陛下。”

徐恒早朝时未思及王玉英,用午膳时也没想她,看起来已经恢复正常,却在听见庆福声音刹那,心又漏跳一拍。

想到王玉英可能就在门外,或已安置在宫中某一处,等他召见,徐恒竟似毛头小伙,紧张得心狂跳,呼吸亦变短促。

徐恒搁笔,努力镇定自己的声音:“进来。”

他紧紧盯着门口,但门一开却迅速低头,须臾,又抬首,逐渐收敛神色——只有庆福,不见王玉英。

“人呢?”徐恒启唇——她被安置在哪一座宫殿?

庆福摇头,掀袍下跪——娘娘没能请回宫。

徐恒一刹失落。

庆福双手奉上王玉英回信,说时心里打颤:“仙师说要讲的都在这信里,陛下看了自会明白。”

徐恒微撩眼皮,庆福站起小跑,把信小心翼翼放到书桌上。

徐恒没再瞥庆福,抬手拆信,逐字读完,沉吟不语。

确如王玉英所言,他看完就都懂了。

可是,很难办。

她要复立皇后才肯回宫,可他已经立了新后卫氏。

卫后并无错处,他不能随意废黜。

徐恒低头扫向王玉英回信,她肯定很伤心,所以下笔艰难,没有一个字写工整。

他懂她,因为那年他提笔写和离书时,和她是一样心境。

信纸薄薄一张,徐恒手中却好似握了千斤,放信极慢,心里沉沉回忆——被王玉英掌掴后,他其实并未考虑废后,可这事众目睽睽下发生,传了出去,众臣进谏的折子雪花般往御书房飞,比以前劝谏选秀纳妃的还多,摞起来可以堵住御书房的门。每日上朝,文臣武将轮流着述说王后的大不敬,跪地央求徐恒起草废后诏书,他扛不住,不得已废了王玉英。

他清楚记得,王玉英离京那日是七月廿九,天气阴沉,刮着大风,他站在宣德楼上目送,懊恼怎么挑这么个日子,她冷不冷?一路吹风会不会着凉?

王玉英渐行渐远,所乘马车变成黑点,消失不见,徐恒方才转身,离开栏杆前。

寒风猎猎。

他那时亦未有立新后打算,他坚信王玉英只是暂时离去,等她在道观中修身养性,一切都好转了,就接她回来。

之后一年,徐恒一直有在浮游山中安插暗桩,王玉英的多数举动都会被传回宫内,呈到徐恒面前。她和观中姑子生嫌隙龌蹉,他一一压下,不允人欺她。记得刚满一年那会,他从信报中得知王玉英感染伤寒,已连续高热三日,禁不住心急如焚。他不顾禁制,差遣了太医院院判去给王玉英诊治,期间命暗桩一日三报王玉英病情。

王玉英大病一场,一个多月才痊愈,徐恒也在这一个多月里将复立提上议程。他诏书都写好了,却遭到以李相为首的朝臣强烈反对,吏部尚书郑扬之甚至不惜撞柱死谏。徐恒架不住,不得不改立新后。

那半块白玉佩佩戴至此,方才解下,心绪沉沉封存。

徐恒没有晋封江梅,晓得要是选了她,王玉英会更气。

内侍省为他择选了三位最贤良淑德的贵女,他当时挑中卫氏,并非因为她的贤名,而是卫氏面圣抬头那一眼,他觉得她的眼睛很像王玉英。

立了以后,才发现二人迥异,卫氏妙龄十八,却呆板老成,徐恒有时观卫氏的神态,如耄耋老人,全是日薄西山的死气。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