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中文网

北仑中文网>穿越汉末三国的 > 病笃孟津渡(第2页)

病笃孟津渡(第2页)

“温县到偃师这段弯曲的河道,你不曾瞧见么?孟津地段,黄河穿越太行山南麓,水流湍急,多峡谷险滩。我朝漕运主要依赖顺流直下,逆流需纤夫拉纤,速度缓慢且风险极高,逆舟日行不过十里。

“崔妹妹,学贵在知用。成日只会吟诗作对,那并不能经国治世。人人都说你博览群书,太史公《河渠书》里那段教训,你倒忘得干净。”

崔缨兴奋不已,揉搓着掌心道:“记得记得!我想起来了,是有这么一段趣事儿!”

“你慢点说吧。”夏侯尚抿嘴微笑。

“是汉武帝时候的事儿了。那时,匈奴寇乱,从关东通往关中的漕运,常年在陕县受阻,损失很大。不知道哪个缺心眼的大臣,竟然提议避开函谷关河段、绕道从汉中转运。”

崔缨越说越激动:

“我的天哪!你且来瞧瞧——要将东边的粮食,从南阳郡溯汉水西上,一直到南郑的褒谷口,又要逆褒水北上,到褒水与渭水支流斜水的分水岭。两河中间一百余里,再改用陆路转运!顺斜水入渭水,然后顺流而下抵达长安!”

崔缨已经笑得乐不可支了:

“翻过武当山、大巴山还不够,还要竖着穿过秦岭,哎呦我的天哪!更离谱的是,汉武帝还觉得很行!真派张邛去主持开凿褒斜运河,征发几万军民,最后还是失败了。”

身侧之人,目光灼灼,崔缨稍敛笑意,不觉间,脸也有些发烫。

夏侯尚补充了批评性的评价道:“但水陆联运,这种漕运思路,确有可采之处。更何况,为了修运河,对沿途栈道多加整修,留下褒斜古道,方便通行,这是利乎千秋万代的事。”

“通读兵史,包藏王佐之心。夏侯尚,你果然有点东西。”

夏侯尚哼声轻笑。

“只要你有那颗‘真心’,你我便是强强联手。”

“先别急着讲这些有用没用的,”崔缨岔开话题道,“适才,你说的三大粮地。最后一个弘农。我可记得,在韩遂、马超叛乱之初,弘农、冯翊二郡便多有举县邑以应之者。人都跑光了,哪来的什么粮仓呢?”

夏侯尚对崔缨投来赞许的目光:

“说下去。”

“再者,这黄河汛期,夏季5、6月时,水位最高,现在已经入秋了,等大军赶到前线时,就更晚了,黄河水位那么低,几乎不太可能,从孟津渡调运河内郡供给以及洛阳仓。快跟我讲讲,你和子桓哥分析的对应之策。”

夏侯尚抚掌:“确实,弘农、冯翊二郡已空,钟繇又不能从京兆长安来后方援助,所以弘农仓之设立,不过是个幌子。”

崔缨笑:“你们和曹丞相,打算怎么蒙骗马超那小子?”

“实者虚之,虚者实之。我早探听到机密消息,潼关北岸,河东郡一带,虽然与叛军接壤,民却无贰心。州郡积粟有数十万斛,完全可支撑大军与关中联军抗衡。”

“哦哦,就是那个河东太守杜畿是吧?我听说他治理河东多年了,蛮有作为的。”

“我与子桓商议既定,子桓就去寻了徐晃将军。”

崔缨狐疑:“你们找徐晃做什么?”

夏侯尚此时,却又微笑不语了。

……

七日后,大军按时抵达孟津渡。

前四军都有序从平阴津口乘坐渡船,过河对岸去了。只有曹洪营部的辎重队还未全部渡完。另外,曹操还派了不少虎豹骑来守卫渡口,全由夏侯尚统帅。

夏侯尚拍马在前,指挥渡船事宜,曹植和崔缨也骑马跟在后头。

忽然听见,黄河岸边一声暴喝,搁浅的船头上,站着一名瘦高的官吏。有几名军士上前,揪住一个小黄门的头,摁倒在泥沙地里,旁边又有两名军士,抡起军棍便打!

小黄门痛得嘶声喊叫,一口一个“你们岂敢打我?哎呦——”“畜生们,爷爷是给曹丞相办事的,你们不敢打我!哎呦——”“快住手!等爷爷回头告知曹洪将军去,定要你们好看!哎呦——”

曹植笑着指给崔缨看:“那儿有好戏,咱们瞧瞧去。”

于是崔缨上前,询问士卒缘由。

原来,那行刑的官吏名叫杨沛,受命督管孟津粮道。

而小黄门是曹洪帐下亲信,负责押运曹操乘坐的行轩的。但昨夜因为贪酒误事,把行轩忘拿了。等回去取来时,曹操等人早已渡河,小黄门焦急忙慌中,便向军士索取小船,想独自先过河。见军士阻拦,小黄门就吵嚷起来,偏偏被杨沛撞上。

“私自北归,你既不曾向丞相禀明此事,我怎知你是不是逃兵?左右与我继续棒打此人!”杨沛怒骂道。

“哎呦——”小黄门的衣服、头巾都被扯烂了,被打了十几军棍后,小黄门狼狈地连滚带爬逃窜去了曹洪队伍里。不忘回头叫骂道:

“杨沛!你小子给我等着!”

“没根的东西!”杨沛啐道,“别让本官再看见你!”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