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中文网

北仑中文网>穿越三国成为汉室宗亲的 > 淇水扬其波(第1页)

淇水扬其波(第1页)

曹军一路南下,每个驻点都不会耽搁太久。于是第三日天还未亮,传卒便来催促后营军队赶路。曹植舍了前驱部队,自来曹洪营里陪崔缨骑行。在经过一处名唤“鹤壁”的村落时,已是黄昏时分,曹操见淇水河岸景色甚美,便让大军就地休整,起灶生火。

淇水两岸,有绝壁的草木蓊郁,也有滩涂碎石堆积,有一眼不到尽头的桦木和山杨,时而一只野鹤,声声唳鸣,掠过天际,静谧无痕。

近处浅溪,清冽晶莹,带着欢快的先秦歌谣,从褐色石砖古道上,汩汩流过;远处深潭,碧波荡漾,仿佛铺满层层绿松石,可照见那弯弯的山峦倒影。

崔缨坐在巨石上,双臂后撑,晃荡着双腿,抬眼望去,见断崖上蔓生着的薜荔和女萝,还有桑叶枯黄,风一吹来,参差披拂,袅娜绰约,恍若耳畔传来山鬼的吟哦,实在是美丽极了。

可不知为何,崔缨并不快乐。

“籊籊竹竿,以钓于淇。淇水滺滺,桧楫松舟。”

许是《卫风》里这句,勾起她怀乡之情。

“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宫,送我乎淇之上矣。”

又或许是这句,让崔缨对现实有了更深刻切肤的体会。

青春的爱,热烈时啊,如淇水汤汤,飞扬半空,溅落在飘舞的车帷,也打湿了少女的裙裳;当爱意流归沉寂,却如深潭幽深,凄神寒骨,那时候,再想回到最初的淇岸泽隰时,又怎么来得及呢?

云谁之思?云树之思。

高山有崖,林木有枝。

不必站在桑树之巅,才能感知最轻微最凛冽的寒风。只须伸出纤细的手指,敏感多情的人,就能被变化无常的世情伤害,以至凉意缠绕全身,深入骨髓。

“噗——”

一声水花溅起,把崔缨惊醒。却见曹植笑吟吟站在对岸,正把玩手里的石子,一个个抛向空中,又灵活接住。

“阿缨,想什么呢?那么出神。”

未及崔缨回应,他倒兴致盎然,自顾自打起水漂儿来玩。三两下挥臂,扁石飞出,连跳数次,曹植身姿轻捷,乐此不疲,即兴吟诗道:

“柔桑纷冉冉,落叶何翩翩。攘袖见素手,皓腕约金环。罗衣何飘飘,轻裾随风还。顾盼遗光彩,长啸气若兰——伊人在水一方,淇水美景,真乃天下奇绝——”

崔缨笑问他道:“大诗人,你是什么时候跑到对岸去的?快回来吧,那边山路陡峭,蛇虫又多。”

“我会怕么?”曹植说着,就从身后掏出一根竹竿,“你瞧着,我学那任公子,给你钓上一条大鱼来!”

曹植提到的,是《庄子》里的一则寓言故事,夏侯尚拾捡柴禾,在一旁经过,听到后,也不停下脚步,只戏谑地笑道:

“有的人啊,用几千斤重的钩绳,用几十头牛当诱饵,蹲在会稽山上,垂钓东海,等了一年,才能钓到鲸鲵,鲸鲵掀起的巨浪,比泰山还要高;而有的人呢,却只看到大鱼分食给苍梧以北的人们,能获得多大的声誉,也学着拿起钓竿和纶线,跑到山野沟渠边,钓上一百年,也只能钓到几条鲫鱼,连果腹都难。唉,可叹,可悲啊……”

崔缨被这话吓得面如土色。

曹植隔得远,没听清,便问崔缨:“阿缨,那个家伙嘀咕什么东西,是在骂我么?”

崔缨连忙尴尬地笑道:“怎么会呢……他也跟你一样,在吟诗呢。”

曹植也不专注钓鱼,只跟崔缨隔着淇水闲聊。

“这一带便是战国时卫国疆域。阿缨,你还记得卫懿公嗜鹤的故事吧?”

“记得。”

“此地鹤壁之名,便与当年卫懿公在宫廷西北等处养鹤有关。相传,常有仙鹤栖于南山峭壁。山水养人,郑卫之风,吾今日得见其妖丽也!”

“我可对卫懿公的什么仙鹤不感兴趣,”崔缨笑,“倒是先秦第一才女许穆夫人,我十分喜爱。心怀家国之念,可以是许穆夫人的‘我行其野,芃芃其麦’,也可以是子桓哥的‘载驰载驱,聊以忘忧’……”

“阿缨,这些年你真是越来越奇怪了,老提二哥的诗做什么?”

崔缨不语。

曹植继续说道:“但提起卫国,我想到的,却是孔夫子的得意门生端木赐,是义答燕丹的游侠荆轲,是身怀经天纬地之才,却隐居清溪的鬼谷子。”

崔缨仍是沉默。

“西南处不远,便到卫国旧都朝歌了。趁着今夜天气清凉,阿缨,你同我一起骑马去古城里逛逛呗。”

崔缨汗颜:“行军打仗呢,你偷着去玩,也不怕曹洪将军按军法打你……”

“哈哈,没事儿的!子廉叔跟我关系可好了,打小他就宠我,还常常借钱给我出府玩儿!”

“这样慷慨么?”

崔缨似乎想到什么,笑问道:“那你借了人家的钱,可有还清呢?”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