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中文网

北仑中文网>农家女日常全文免费阅读 > 第82章(第1页)

第82章(第1页)

二堂哥闷不吭声的吃完自己的那碗,还替二堂嫂把剩下的解决了。

陶枝见了扭头过去看他,徐泽把自己的那一碗面吃完,擦了擦嘴说:“别看我,我也吃不下了。”

陶枝可惜道:“还剩这么多……”

徐泽看几人都吃饱了,就上前把钱付了,又拉着她的手朝外走,低声说:“在这儿浪费不了,你没瞧见栈桥上那么多乞儿,剩下的饭菜没一会儿就被他们偷吃了……”

“你倒是对这儿熟得很。”陶枝笑道。

“那是,小时候我可是常来这边玩的。”徐泽语调轻快的说。

几人在摊位上闲逛,陶枝见那贩子卖的橘子还算新鲜,便要了一斤,“一斤冒头了,收您一百八十文。”

“这么贵?”陶枝瞬间就不想要了。

那小贩解释道:“这橘子是秋日里摘下来存在地窖里的,又坐了船从南边运过来,里头不知费了多少功夫,果子新鲜,味道也好,甜津津的,一百八十文一斤真不算贵。”

话虽如此,陶枝还是觉得肉疼,她养一只鸭子都卖不到这个数呢。

徐泽打开钱袋拿钱,笑道:“又不是常买的,你想吃咱们就买一点尝尝,好歹是过年呢。”

“也是,都快过年了就奢侈一回。”陶枝笑着接过小贩手里的一兜橘子。

出了盘江码头,徐泽又赶着车往斗彩街去了,到了街口有两个巡逻的皂吏将他们拦了下来,“这条街正在搭彩楼,车轿过不去,你们赶车的往东头绕。”

“差爷,我们就是来这儿逛的。”徐泽笑嘻嘻的回话。

皂吏不耐烦的往街边一指,“人进去,牛车停在那儿。”

徐泽从善如流的把牛车赶过去,几人下了车往里走,陶枝抬头往远处看,这才知道彩楼是何物。

那竹架子搭了几丈高,不亚于一座两层的小阁楼,横七竖八的竹竿足足有手臂粗,上头还插了不少绣旗,五颜六色的,迎着风猎猎作响,定睛一看竹楼上还站了三个人,正在扎绸带、挂灯笼。

陶枝连忙问徐泽,“这彩楼搭了有何用处?”

“没啥用处,喜庆,好看。”徐泽啧了一声接着说:“要我说,还是上元节扎的彩灯才叫好看,回头咱们再来。”

街面上也是人声鼎沸,往来看杂耍的男女老少都有,其中不乏托家带口出来玩的,两个做丈夫的都各自把媳妇儿护住,顺势挤到了人群里。

前头围了一大圈人,徐泽忙牵着陶枝的手挤进去看,原是几个踢瓶、弄碗、顶缸的小伙。

徐泽嫌这些没意思,又退了出来,寻了一处舞刀弄枪的上前去看。陶枝一扭头发现对街在表演皮影戏,便扯了扯他的袖子,贴在他的耳边大声说:“不看这个了,咱们去看皮影戏吧。”

徐泽恋恋不舍的回头,陪着她往对街挤了过去。

这一场戏说的正是牛郎织女,帷布上两个半尺高的小人,雕得是惟妙惟肖,连衣襟飘带都绘了彩,念白一唱,月琴弹得如泣如诉,帷布上的两个小人竟如活了一般。

一曲唱罢,班主拿着铜锣出来讨赏,陶枝还摸了两个铜板丢了进去。

两人又顺着人流往前走,看罢拗腰肢、上索、小儿角力、射弩、吃针等戏法,陶枝才想起来找二堂嫂他们,于是又一路往回走。

他们夫妻二人凑在人堆里看人表演喷火,陶枝挤过去在她耳畔喊:“外头人多,咱们去茶楼坐一会儿歇一歇。”

于是一行人又往斗彩街上最大的茶楼“松烟居”走去,这是一间三层的小楼,中庭挑空,搭了戏台,价格也与座次对应。

徐泽使了银子让小二在二楼寻了个好位置,既能看街市繁华,又能看戏台上唱念做打,小隔间里摆着一张四方桌,四把圈椅,后头还摆了一张软榻可供小憩。

人一坐定,便有小二提了小泥炉和铜壶过来,问他们吃什么茶。

他们三人对茶叶不甚讲究,徐泽便点名要了毛尖,又要了几样干果、佐茶的糕点。

姑嫂俩脚步不停,一会儿伏在栏杆上看人唱戏,一会儿推了窗看街边的艺人玩杂耍,若是落了座,嘴也没停过,喝茶、吃点心、将见闻说得眉飞色舞。

徐泽捏着茶杯,望着陶枝分外鲜活的一张脸,唇角也随之勾了起来。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