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高云淡好兆头。
晴朗无物的蓝天,云静悄悄又缓慢地滋长,今天杨树屯子没刮大风,在苍穹下,一片金黄,矮矮的人们正在秋收。
“哎,月儿,你听说隔壁屯子那个事儿了吗?”
男人在前头弯着腰用镰刀把枯黄的秸秆割断整齐地扔向一边,女人坐在地上低头掰棒子,灵活的手指撕□□米皮,一掰,黄澄澄的玉米就扔到地垄上,有年纪小一点的孩子专门拎着柳条筐往里头捡。
都是一片地上头的,分到手里头的活计都差不多,谁干得快干得慢就一目了然。
扶光总是比别人挪的快,她的手利索地撕□□米叶,一点点就跟别人拉开了距离。
“嘿,月儿!月出!冯月出!你这人咋这样啊,咋不理人呢!”
旁边的女孩为了多跟冯月出说上两句话,手上赶急忙慌的掰着棒子,一忙就容易犯错,要是落下的苞米多了,还得被小组长批评呢。
“哎呀,我没听见,什么事?你说什么?”
冯月出有点心虚地把头巾从脑袋上解下来,扭过头听那女孩讲话。
秸秆上都是灰尘,不包着点儿脑袋回家擤鼻涕都是黑的,不过她心虚的还是因为刚往裤腰带里塞了个苞米。
也不怪她,大家都这样干,不然靠着大队分的那点粮食冬天吃不饱的,秋收时候都偷偷藏点,能磨出来几斤棒子面,和高粱米什么的做杂粮馒头,最顶饱。
冯月出和别人的区别就是她做这些时候心虚,她总觉得要是把这些地都分成自留地就好了,自己家少点也行,她其实不爱跟别人一起干活。
“就是那刘明,他在城里结婚了啊,他们村那个桃儿跟他好那些年,都白搭啦。”
那小姑娘一边说一边看着冯月出的脸,像是怕错过任何一个神情。
“哦,这样啊。”
冯月出的反应让人有点失望,没什么反应,依旧麻利地忙着自个手里的活儿。
“切……”
那小女孩有点生气,翻了个白眼切了一声。
要不是她哥让她来打听她才不愿意呢,冯月出从小就漂亮得很出众,十里八乡的大小伙子多多少少都对她有过不可说的心思,不过身边一直有那个恶狗一样的杜辉,后来去当兵还成了大官,就没人敢打那个心思。
可见这一年年过去,虽然摆了酒席,但杜辉也没把她接走,她也没生个娃娃啥的,再加上这两年老有些抛妻弃子的事儿,有些人心思就又活跃起来。
再漂亮有啥用,也没那些穿白裙子小皮鞋上大学的城里姑娘好看,杨树屯子的风这样硬,过了三十女人男人都一样的老,况且冯月出也不是什么年轻清白小姑娘了。
她有些愤愤地想着,但其实是没完成哥哥的嘱托,换不成桃酥了,她有点生气。
至于冯月出,她又不是傻子,先不说她对杜辉是百分百的信任,她也讨厌别人借着八卦的由头想来看她笑话。
哎,她有点想她的朋友了,她是有两个很好的玩伴儿的,一个读完高中在县轧花厂做会计,她以前有不会的题目都会去请教淑红的,但是现在离得远了,就见得少了。还有一个朋友到了岁数就结了婚,连着生了两个娃娃,小孩都顾不过来,怎么顾得来什么朋友。
所以有时候冯月出是会觉得孤独的,她坐在院子里的碾盘上抬头看星星,觉得自己很小,杨树屯子也很小,她等着杜辉把她和娘接走,去很大的地方。
至于很大的地方有多大,她也不知道,杨树屯太落后了,甚至还没有一台电视机,绕过山梁,十多公里外的县城,对她来说就是很大的地方了。
只不过一想到炕席底下压着的好多的钱,一想到杜辉哥描绘的以后,她就又觉得浑身充满了劲儿。
“哎,别走,没干完活谁都别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