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又谈到原子能:“……我们都知道重核裂变,那是狂暴的、失序的能量释放。但有没有可能,存在一种『温和的序?
让某些特定同位素的衰变,在一个被约束的场內进行,能量以一种极其缓慢、稳定的方式释放,形成一个永恆的热源。”
在座的专家们听得如痴如醉。
陈风的理论,介於科学与幻想之间,既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又有天马行空的猜想,仿佛为他们推开了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门。
“纸上谈兵,终究是空想。”
一位科学家提出了质疑,“你说的这些,有任何理论模型,或者实验证据吗?”
陈风等的就是这句话。
他从隨身的布包里,小心翼翼地取出两个用油布包裹的小盒子。
他先打开第一个,里面是一块巴掌大的、闪烁著幽蓝色泽的硅晶片,上面连接著两根细细的铜线,铜线的另一端,则连著一个简陋的电流计。
“这是我构想的『光-电有序转化模型。”
陈风说著,拿起桌上的一支手电筒,打开后,將光束对准了那块晶片。
在所有人屏息的注视下,那根原本静止的电流计指针,竟猛地一颤,隨即以一个清晰可见的角度,稳定地偏转了过去!
“这……这怎么可能!”
那位白髮物理学家猛地站起身,快步走到桌前,死死盯著那个电流计,“普通光伏效应绝不可能在手电筒的光照下產生如此强度的电流!这转换效率……闻所未闻!”
不等眾人从震惊中回过神,陈风又打开了第二个盒子。
里面是一个通体漆黑、拳头大小的金属圆柱体。
“这是『能量约束的模型。”
陈风平静地说道,“它在持续、稳定地释放热量。”
將星老人眼中精光一闪,他伸出手,小心翼翼地触碰了一下那个金属圆柱。
一股稳定而清晰的温热感,从指尖传来。
“这个东西,”老人抬起头,盯著陈风,“热了多久了?”
“从我做出来到现在,大概一个月。”陈风回答。
一个月!
会议室里响起一片倒吸凉气的声音。
一个不接入任何能源、拳头大小的物体,能持续发热一个月!
这已经不是科学!
如果说,那块晶片代表著能源利用的未来,那这个发热的铁疙瘩,就代表著一种顛覆性的、无法理解的力量!
最高领导的眼中,爆发出前所未有的光芒。
他看著陈风,一字一顿地说道:“国家需要你。我们需要你把这两个『模型,变成现实。”
陈风知道,从这一刻起,他不再是一个小小的技术员,他的背后,將是整个国家。
一个隱秘而伟大的计划,即將因他而生。
然而,当他要將这些超越时代的科技真正变为现实时,又將如何应对来自国家层面的巨大期望和更严苛的审视?
他最大的秘密,还能隱藏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