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於几人来说。
目前当务之急有两件事。
一是联繫公司进行基因编辑,制定工具,靶向修改细胞的cfd基因这事儿只要有钱就能办。
二是验证双抗浓度和配比。
这就得些时间和精力了,是个水磨的功夫。
不过沈默虽然实验技术並不赖,还能加点提升,但目前这个实验阶段,还不至於需要他亲自上手。
他更多的还是广而泛地在实验室里溜达,认识些同事朋友,见识一些之前並未了解过的实验技术。
即是积累人脉。
也是拓宽眼界。
六天后。
实验的结果陆续出来了些,有了些初步的眉目。
谭苹苹通过大批量的多次实验,初步预估了问题二,也就是双抗配比浓度的选择区域,
因为是预实验,做的比较糙,所以只是一个大概的数据:
“青霉素与链霉素在3:2浓度的时候,a549死的最快,它们传代之后几乎难以细胞贴壁,迅速凋亡。”谭苹苹最后是这样匯报的。
当然说到药物具体浓度。
肯定是越高越好。
不过这种过高的浓度,意义不大,因为任何一种药物,浓度过高了,放在细胞的培养基中,都会杀死细胞。
举个例子。
早些年,有许多药物研究,包括国药,说是可以抗癌,实则就是通过高浓度的药物“咸”死肿瘤。
或者说是“醃”死肿瘤所以具体的药物浓度,肯定还要结合小鼠的动物实验。
也就是养老鼠。
这事已经在筹备了。
至於说其他变化值得一提的是,邱护士长终於完成了第一次化疗,准备明天出院。
但她的治疗並未结束。
肿瘤治疗是个漫长的过程。
她还需要在门诊继续做全脑放疗,同时两周后返院复查,行下一周期的化疗+pd1免疫治疗。
邱秀云气色不错,临出院前送了一束鲜和两个果篮。
办公室好多人都看向她,窃窃私语,她却毫不在意。
而且-起码从她彼时那平稳的状態看,一点儿也不像是那种在手术室大吵大闹,或者摔瓶的人。
淡定的很。
至於说她的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