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胜家的田最先耕完,往年的时候,许青山也会安排人帮他耕地,只是没有今年这么快。
他扛著锄头挖垄沟,沟深播粟种。
“孙阿翁,阿哲让你戌时初(晚上七点)去许家家塾入学。”吴小芸带来了一份入学邀请。
这让孙胜有点懵,许家什么时候有了家塾。
家塾怎么还收外姓人入学,而且还是一个半身入土的老农民。
孙胜疑惑,“吴家小娘子,是不是搞错了?”
“没错,我还要去刘家传信,您一定要记得啊。”吴小芸朝一旁的刘家去了。
於是孙胜一个下午都有些心不在焉,用过晚饭,带著孙小舟,忐忑的来到了许家。
许家院子里点著灯,许哲拿著一块木板站在最前头,李柔站在他的身边。
许薇、许蓉、吴小芸坐在最前排。
后排坐著刘聪和二虎,刘聪拧著眉,掏出手帕替二虎擦了鼻涕,嫌弃的把手帕放在一旁。
许青山老神在上的待在门口,饶有兴趣看著愁眉苦脸的孩子们。
许哲朝他招了招手,“阿爷,入座。”
许青山不可置信地看著许哲,“我一把年纪了,还要跟他们一起学?”
许哲指著孙胜,“您年纪有他大?孙监察,入座吧。”
刘聪旁边,赫然还有两个位置。
孙监察乾笑,“阿哲,我就不必了吧,让小舟来。”
孙小舟被他推在了前头,茫然地看著他们。
许哲拿了个草甸放在许蓉旁边,“小舟,你坐这里,两位学子,入座。”
孙监察只好坐在了刘聪的旁边,许青山在李柔的威胁下坐在了末位。
他们面前摆著一堆细沙,许哲给每人发了一根木棍。
条件太艰苦,只能將就著用。
许哲开始教授数字,“这是1,2。。。。。”
诵读的声音,招来了很多人,青山村人惯是爱看热闹的。
“是队头,还有孙叔。”
“他们怎么跟小孩子一起。”
。。。。。。
人们的窃窃私语,让许青山和孙监察恨不得將头埋进沙子里。
许哲拿著木棍,把木板敲得咚咚响,“都安静。”
院子外顿时鸦雀无声。
“两位大龄学子,把头抬起来,好好听讲。”见他们不为所动,许哲走到二人面前,指著木板,“你们都学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