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兵部尚书史可法转吏部尚书加文渊阁大学士、南京户部尚书高宏图转礼部尚书加东阁大学士,入阁理政。”
“刘孔炤以勋爵入阁理政。”
三人行礼,“臣等领旨,谢恩。”
朱慈烺透过新入阁的三位阁臣,看向那四位总兵。
靖南伯黄得功因为有爵位,站得靠前,其他三位相对靠后。
最后,朱慈烺的目光落在凤阳总督马士英身上。
“南京礼部尚书王鐸以原官加东阁大学士入阁理政。凤阳总督马士英超擢兵部尚书加东阁大学士,入阁理政。”
这次,朱慈烺没再让下面的人廷推,而是直接定了两个人选。
一个东林党王鐸,一个与东林党不对付的马士英。
一个代表钱袋子,一个代表枪桿子。
虽然马士英未必能控制住那四位总兵,但他毕竟是四镇总兵在朝堂上的代言人。让他入阁,主要还是为了那四位总兵。
南明存在的重要问题之一,就是皇帝没有一支属於自己的嫡系部队。
在没有建立起自己的军队之前,只能先拉拢已有的军头。
对於东林党而言,这是一个裹著衣的炮弹。
自家人王鐸入阁,是衣。政敌马士英入阁,是炮弹。
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
衣是甜,可等到衣融化露出炮弹,天知道这颗炮弹什么时候会爆炸。
相较於东林党人的犹豫,马士英则是毫不犹豫。
什么衣,什么炮弹,吃到肚子里的才是自己的。
“臣谢殿下恩典。”
他的盟友勛贵们再次附和,“殿下英明。”
马士英一谢恩,使得王鐸感到些许被动。
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
作为久经考验的封建主义战士,王鐸当然不愿意错过这次入阁拜相的机会。
而作为东林中人,他又亟需表现出耻於同马士英一併入阁。
南京六部,因兵部有参赞机务之权,故以兵部为尊。
户部尚书高宏图入阁,今已居文官第二,紧挨史可法。
吏部尚书空缺,他这位礼部尚书本应顺位成为文臣中的第三人。
马士英已经谢恩,事实上入了阁。
要知道,他这个礼部尚书,在拥福还是拥潞的问题上可是出了大力气,与马士英等人结下樑子。
他若是不应,不仅心有不甘,还极有可能被马士英踩在脚下。
王鐸仿佛喉咙里卡著鱼刺一般,想吞,吞不下;想吐,吐不出。
这个挠心。
这时,王鐸见自己身前的高宏图缓缓躬下身子,躬身的幅度很小,行动很慢,像是有意在提醒自己。
有了台阶,王鐸抬腿便下。
他跪倒在地,“臣谢殿下恩典。”
事实也的確是高宏图在示意王鐸。
高宏图是个务实的人,他想的和马士英想的一样,东西只有吃进肚子才作数。
待王鐸谢恩后,高宏图躬身的速度明显加快,动作也变大,甚至都碰到史可法。
史可法哪里还能不明白,身子也躬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