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氏倒是眼神炽热。
卫胤文见状,还是得走太太路线。
“这些都不提,令公子元爵,如今是福王殿下的义子,是当今天子的义弟。”
“天子的义弟是什么,那是『御弟。”
“『御弟是代表著什么,兴济伯、夫人、李將军,就算我不说,您三位也能猜得到。”
“这个我知道。”李本深说道。
“《西游记》里的唐僧,就是御弟。”
“女儿国国王一口一个御弟哥哥、御弟哥哥的叫著。”
“取经路上,那些小国,听说唐僧是东土大唐来的,又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御弟,二话不说,哐哐的往通关文牒上盖印。”
“对嘍。”卫胤文很满意李本深这个捧哏。
“令公子元爵是御弟,那兴济伯、夫人,包括李將军,那就都是皇亲。”
“皇亲,就算是犯了罪,那也得按八议,从轻处置。”
“早些年,兴济伯为奸人矇骗,委身於贼。但后来幡然悔悟,迷途知返,弃暗投明,归顺朝廷,並为朝廷立下赫赫战功。”
“流寇出身怎么了,如今您是朝廷伯爵,皇亲国戚,哪个的身份能比得上您?”
“哪怕是內阁首辅史可法,他没加三公三孤的头衔,不过就是个二品。兴济伯,您这个伯爵,可是超品。”
高杰被捧的有点不好意思。
“史阁老是內阁首辅,我就算是封了伯爵,也没法跟人家比。”
“话可不能这么说。”卫胤文又开始发动语言攻势。
“令公子元爵,是福王殿下义子,是御弟。”
“史阁老是內阁首辅不假,可他顶天也就给自己的儿子捞一个锦衣卫世袭指挥使。”
“先胖不算胖,后胖压倒炕。兴济伯,您家的辉煌,还在后面呢。”
高杰听著这一顿彩虹屁,心里美滋滋的。
大明朝堂的大势,是文尊武卑。
武將在文官面前,通常处於下风。
高杰流寇出身,后在陕西归正。
陕西三边是大明朝最重要的兵源地,那里任职的武將,绝大多数是將门子弟。
高杰的出身,在陕西诸將中,太过太过不起眼。
主政陕西三边的官员,又多是洪承畴、孙传庭那样的强势人物。
高杰在陕西任职这么多年,从来没有一个文官像今天卫胤文这般尊敬自己。
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
出於同乡,本就带著几分亲近的感觉。再加上这么一捧,高杰对卫胤文的印象,好的不得了。
高杰端起酒杯,“承蒙先生吉言,我敬先生一杯。”
一杯酒下肚,本就热起来的场子更热了。
“先生,你说话,甭管是真的还是假的,反正我是爱听。”
“不过,我也不光能光听好话。”
“刘泽清、刘良佐,两个人可都被明升暗降。我得问一问先生,朝廷,打算怎么对我高杰?”
卫胤文收起刚刚热情的神態,转而换为严肃。
“这句话,应该问兴济伯您。”
“不是朝廷打算怎么对您兴济伯,而是您兴济伯打算怎么对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