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中文网

北仑中文网>开局南阳 > 第51章 两线作战(第2页)

第51章 两线作战(第2页)

“从陕西到北京,李自成唯一打过的硬仗就是寧武关。可寧武关的守军,不过寥寥几千人。”

“皇上,臣以为,经山海关一败,李自成很有可能向西退却,退守山西。”

“如此,山东必然会暴露在建奴兵锋之下。以朝廷在山东的军力,万难抵挡。”

朱慈烺听得频频点头。

科班出身的就是不一样。

张福臻的分析,比史可法、马士英等人的分析,靠谱多了。

“继续说下去。”

见皇帝认同了自己的分析,张福臻说的更有底气了。

“陕西的灾情最先开始,民乱也是由陕西而起。后山西、河南、山东也灾情不断。其中,山西、河南是我军与闯贼的主要战场。”

“北直隶、山东,常年受建奴寇关蹂躪。”

“整个北方,已经是一片烂地。”

“糜烂的北方养活不住李自成的几十万大军,同样也养活不住建奴。”

“李自成一旦退守山西,建奴必將占据北直隶。臣担心,我军,將又復两线作战之艰难境地。”

关內是流寇,关外是建奴。

大明朝確实是长期处於两线作战。

可大明朝的兵力,又很难维繫两线作战的局面。

情况常常是,马上就要剿灭流寇了,建奴寇关了,兵力就被抽调去抵御建奴。

兵力一被抽调,流寇接著便死灰復燃。

结果就是,两线作战,哪一线也没有平定。

直到崇禎十二年,崇禎皇帝意识到不能再这样下去,必须先解决一头,然后回过头来收拾那一头。

然后,就有了精兵云集的松锦大战。

为了松锦大战,崇禎皇帝也是下了血本。

洪承畴说要筹措一年的军需才能出战,崇禎皇帝答应了。

洪承畴说要调集各镇精锐,崇禎皇帝答应了。

洪承畴说要等八部总兵到齐,崇禎皇帝答应了。

洪承畴说刘肇基、左光先等將不可用,要求换將,崇禎皇帝答应了。

但是,与此同时,朱仙镇还有十万人规模的大兵团作战在等著明军。

同时供给关內、关外两处数十万人规模的重兵集团会战,明朝压根支撑不住。

偏偏这时,洪承畴的粮道又被清军截断。

结果,毫无悬念。

松锦、朱仙镇,两场大战,明军一败涂地,输的裤衩都没了。

所以,当提起两线作战时,张福臻的脸上,立刻布满愁容。

就连与他唱反调的王鐸,脸色也不由得沉了下来。

按照歷史的轨跡,李自成不是退守山西,也没有退守陕西,而是一步到位,退到了湖广。

最终,丧命於湖广、江西交接地带的九宫山。

朱慈烺不会傻到拿著原本的歷史,去刻舟求剑的机械应对。

蝴蝶振翅,都有可能引发一场颶风,更遑论是滚滚向前的歷史。

“若是真的再復两线作战之难事,张尚书以为,当如何应对?”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