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当下的政治形势推断,熟悉庶务的实干派官员,相较於翰林出身的清贵官员,反而更容易入阁。
这山望著那山高,钱谦益不禁觉得,內阁的那几把椅子,自己未必就没有希望。
“恭喜老爷,贺喜老爷。”柳如是很是捧场。
“老师之能,终究没有被埋没呀。”瞿式耜也適时的说道。
如愿以偿的钱谦益反倒是拿起架子来了。
“这也没什么,不管身居何位,是在庙堂还是在江湖,都应该为国效力。”
“倒是起田,你赶快回衙门吧。刚刚那个李千户已经在点我们了。”
“为师这里没什么事了,別耽误了你呀。”
“弟子告退。”瞿式耜朝著钱谦益行了一礼,又出於礼貌,朝著柳如是微微一点头,这才离去。
“老爷。”柳如是走到钱谦益身旁。
“北镇抚司专掌刑狱,传旨,也用不著北镇抚司的人吶?”
钱谦益也想不明白,但他没有细想。
“谁知道。管他呢,反正都是上差,咱们小心应付著就是。”
“对了,夫人,快把我准备好的的常服拿来。皇上催的急,我这就赶到户部去任职。”
“哎。”
其实,北镇抚司的人来传旨,並没有什么特殊意味。
锦衣卫的规模,本就很大。
南京锦衣卫长期作为閒职,人员配置远不如北京锦衣卫那么齐全。
加上借著灵璧侯汤国祚的案子,又清理了一批內部不安分的人,就导致短期內,锦衣卫人手略显不足了。
今天,是皇帝召见锦衣卫的几位堂上官,也包括北镇抚司的掌印李国禄。
北镇抚司掌印,本不是锦衣卫堂上官,但其掌握詔狱,有独立的审案权,並且可以直报呈皇帝,无人敢轻视,便也被视为锦衣卫堂上官。
朱慈烺接到奏报,原选任的户部尚书蒋德璟,再三推辞不就。
户部是钱袋子,尚书的位置不能老是空著。
於是,朱慈烺就想到了四处求官的钱谦益。
江南,是东林党的地盘。
想要在江南收税,绕不过东林党。
歷史上的弘光政权,有的东林党人为了抗衡马士英等人,直接暗示江南的地方官员,拖延交税,甚至是不交税。
京营的兵还在练,刀还在磨。
那就先让东林党党魁钱谦益担任户部尚书,专管税收財政。
让英雄去查英雄,让好汉去查好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