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以为,当立逮左光先,交法司论罪。”
前段时间马士英被东林党打击的够呛,如今有了报復回去的机会,他当然不可能放过。
马士英眼角的余光一扫,发现史可法想要求情,他又追著说道:
“当下朝廷多难,人心浮动。左光先身为台臣,掌风宪,责风纪,却言而无信,天下百姓会如何看待朝廷?”
“种因而不能承果,乱民平而復叛,频扰州县,浙江百姓何辜?”
“如此无信无能之辈,如不严惩,其他官员若学的有模有样,朝廷当以何自处?”
诚意伯刘孔炤紧隨马士英进奏,“皇上,臣虽武勛,亦知言而无信者,乃小人行径也。”
“左光先失信事小,然其为朝廷命官,巡按浙江。他失信於人,就是朝廷失信於人,百姓更是只知朝廷无信。”
“不论左光先治事如何,单是其损碍朝廷顏面,就宜当查办。”
说到最后,刘孔炤看向了史可法。
“听闻元辅与左光先素来有旧,不过臣相信元辅的为人,断不会做出因私废公之举。”
史可法好似被刘孔炤掐住了脖子,费了好大劲,才勉勉强强说出一句:
“无论何人,只要违背朝廷律例,自当按律论处。”
刘孔炤將了史可法一军,儘管这一军將的太过直白,但效果却是立竿见影。
史可法是左光先的师侄,又是当朝首辅。
他说的话,就像万能公式一样,哪都能用。
但他这么说,那就代表著他落入下风,无话可说。
毕竟左光先的责任在那摆著,谁也不能睁著眼说瞎话。
史可法那么高的官职,同左光先那么近的关係,他都无话可说了,別人就更无话可说了。
看完热闹的朱慈烺开始进行收尾工作。
“京口兵乱,浙江民乱,黄鸣俊身为浙江巡抚,两罪难逃,罢。”
“以杨鶚为都察院右僉都御史,巡抚浙江。”
“东阳知县姚孙棐以贪横激成许都之乱,搜变贼產,日事诛求,又激成大变,罪不容诛。左光先力庇贪令,威胁同官,以至流毒祸今。著革职查办,法司提问追赃。”
“以涂世名为浙江巡按御史。”
吏部尚书徐石麒,没有理会怎么查办左光先,而是迅速在脑海中过了一遍浙江新任抚按的信息。
他是浙江人,自己家乡的父母官,他不能不上心。
杨鶚是杨嗣昌的从叔,崇禎四年的进士,是从顺天巡抚的任上,因伤退到南京的。
因为杨嗣昌的缘故,先帝对其很是信任。
可同样是因为杨嗣昌风评不佳的缘故,导致官场上对於杨鶚的评价,也多有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