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凡有点摸不著头脑,白瀟瀟为什么这么在乎自己回不回家这件事。
“嗯,不走了,我决定这辈子就留在这里,这里虽然没有大城市那么繁华,可是那些繁华对於普通人来说又有什么用呢。把自己的生活过好,哪里都可以。”
林凡看著眼前的朝阳正在旭旭升起,晨练的老人们也开始收拾东西准备离开,偌大的镜湖边开始变得不那么拥挤,为什么这些閒暇的老人不仅可以悠閒地享受下午夕阳,还要霸占晨起的朝阳,反而那些年轻人困在钢筋水泥的房子里无法自拔。
所以上辈子的林凡盼望的不是第二天的太阳,而是阳光能够雨露均沾地洒在自己的身上。
“我没有那么大的志向,我就想陪在父母身边,能生活在什么地方对我来说都一样。”白瀟瀟看著林凡的侧脸,阳光勾勒出他稜角分明的脸庞。
林凡没有说话,每个人都有志向,志向不分高低,只有適合不適合自己。
上辈子自从离开了家乡,对於家乡的同学就再不联繫了,丟失了很多高中同学,包括白瀟瀟,一方面是因为自己实在是太忙,另一方面自己实在是太累。
这种累不是工作上的那种累,而是要在別人面前偽装的累。
明明自己在外面生活的不如意,回来后还要在外人面前装出志得意满的样子,让別人误以为自己生活的美满。
这种姿態不是林凡自己愿意去摆,而是这种社会风气下,大家都会在思维的惯性下默认为你是衣锦还乡,根本不可能给你解释的理由。
其实自己很想说,我在外面生活的並不是太好,可是看著大家羡慕的眼神,这种话还是会咽到肚子里。
最终就变成了那句话,故乡容不下肉身,他乡容不下灵魂,自己上辈子就在这种拧巴中度过。
后来,林凡索性也不回家了,慢慢地,故乡的一切信息便和自己脱离,直至自己完全成为了一个漂泊无家的人。
所以,当林凡听到白瀟瀟的话后,心里暖暖的,原来还有一个人,支持著自己回家,没有理由,没有取捨。
有的只是想不想回家,而不是能不能回家。
两人漫步在镜湖边,聊著上高中的往事,突然白瀟瀟说道:“林凡,你还记得上高中时老师你的一篇作文吗?”
“什么作文?”
“有一次语文老师布置作文题目是五四精神,很多人都写的是要好好学习,不忘革命精神什么的,结果你写的是【论五四精神与应试教育】。”
“你把五四精神那种不妥协不让步的精神表现在了与应试教育的对立面,让语文老师一顿批评,我后来看了你的作文,我觉得你写的很好。可是我那时的思想跟不上你,我写不出来。”
白瀟瀟描述著当时的场景,眼中闪现著对林凡的倾慕。
“为什么想起这篇作文了。”林凡不解。
“嘻嘻。。。前天考申论,题目是论新时代下的有志青年,我没有按照应试模版去写,而是按照你那篇作文的思路写的,虽然不是那么犀利,但是我觉得足够让人耳目一新。”
“也是你的那篇文章给我的启发,让我在上大学悟出的很多道理。有时候很怪,你读圣贤书的时候不一定能够懂得这么多,但是你却可以让我有所顿悟。”
白瀟瀟突然走到林凡面前,对著他说:“所以,当我听到你要回来后,你不知道我有多高兴。”
林凡看著女孩清澈的眼神流露出对未来的嚮往,心想,这女孩恐怕是暗恋我许久了吧。
“你是第一个听到我回家消息后,表现出高兴的人。”林凡说道。
女孩听到林凡说她是第一个,兴奋地说道:“我不但是第一个,而且会是始终如一的一个。”
白瀟瀟含情脉脉地说出始终如一这四个字,心里在想,不知道林凡能不能听出自己的言外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