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挺重视名声的。
高怀仁点点头,闷声道:“等今年稻子收了,新粮下来,先紧著还点。这事。。。。。。別跟林子说。”
仓红英瞥了他一眼:“我还不晓得?哪能跟他说。”
老两口的心思都一样,这陈年的债,是他们老辈的事。
不过,这沉重的话题很快又被另一种好奇冲淡了。
“你说林子到底看上哪家的姑娘啊?”
高怀仁摇摇头:“日子是自己过,只要姑娘人品正,手脚勤快,你就別多嘴。我们又不能陪他过一辈子。他自己觉著好就行。”
仓红英乐了:“你什么时候变得这么开明了?”
高怀仁笑笑,没接话。
先前儿子迷那个上海来的女知青李卿卿,他们老两口是死活不鬆口。
那是因为门不当户不对。
人家父母是大城市的职工,对方念过书,见过世面,能瞧得上自己儿子?
就算姑娘一时糊涂看上了,人家父母能让闺女在泥地里打滚?
十有八九是林子倒插门过去。
倒插门的女婿,那日子能好过?
他们活了大半辈子,就认一个理:门当户对。
不管高林看上的是村里哪家姑娘,起码家境不会相差太远。
都是农民,富能富到哪去?穷又穷到哪去?
只要不是刘木秀那种忤逆子就行。但他们也知道那样的儿子瞧不上。
。。。。。。
高林此时已经来到了小哑巴家门口,抬手在木门上轻轻叩了两下。
吱呀——
门开了,小哑巴的小脸探了出来,眼睛在昏暗的光线下亮晶晶的,带著显而易见的欢喜。
“粥煮好了吗?”
小哑巴用力地点点头,侧身让他进来。
每天傍晚等林子哥来一起吃饭,已是她一天中最大的期盼。
高林笑著把篮子递过去。小哑巴熟练地接过去。
高林亲昵地揉了揉她柔软的发顶,径直走进了东屋。
东屋里,床上摆著两个刚剪好的厚布鞋底,针线放在一旁。
听见脚步声,李寡妇抬起头,隨即忍不住咳嗽了两声。
高林在床边那张旧板凳上坐下后,主动开口问道。
“阿姨,您坐船晕不晕?吃得消吗?”
李寡妇手头的针线活一顿,有些茫然地看著他。
“坐船?还行。。。不怎么晕。怎么了林子?”
“我打算带你去医院检查一下。前些日的事情已经忙定当了。”
李寡妇一听,脸上立刻显出焦急,挣扎著想坐直些。
“林子!我没事的,你別冤枉钱,我身体。。。咳咳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