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中文网

北仑中文网>女侠的性格特征 > 顺势而为(第1页)

顺势而为(第1页)

祝洵听到大娘的故事里还有顾清时,瞥了一眼躺在对面床榻上一动不动的顾小枫,有点庆幸他在昏迷。

若是让这老两口知道他们迷晕的是顾清的后人,怕是会觉得应了那句天道轮回,报应不爽。

但不应是这样的,从顾清叛国到大娘一家的遭遇,这其间明明相隔甚远,为什么省略挑拣后,就互为因果了呢?

反过来看,老两口虽然是直接给祝洵和顾小枫下毒,行为清晰不容辩驳,这狭窄黑暗的耳房中,甚至找不出第三方。

但祝洵却觉得,下毒这件事中穿插了众多愁苦,诸多无奈,挤挤攘攘隔着许多人,甚至和远在西北的北越国,以及抬头也难见的老天爷也脱不开干系。

祝洵忽然想起来离开闽州前,和师父去渡头清匪时,那匪头死前怒瞪着双目,切齿说下的话:“这世道逼人从恶……”

祝洵向来瞧不起那些作恶的人,非要把自己的恶劣行径包装成情非得已的模样,但今天看着老两口,听着他们两年来一次次努力后走投无路,竟然觉得他们给自己下毒其实也算不上什么罪过。

不然怎么办,还能怎么办呢?

这些念头丝丝缕缕侵染着祝洵的肺腑,怎么也挥散不去,祝洵甚至想起了白日里那个丢钱袋的大哥,他的口中也有一个需要他去保命的妹妹,会不会他去官府那边污蔑祝洵也是迫不得已?

祝洵陷入了一种矛盾,她自小匡扶正义,坚守侠义,能做到客观允正,超脱于情感之外,向来就是错就是错,就要付出代价,可如果错只能是错,难道她要把剑挥向面前的大爷和大娘么?

她做不到,无论如何都做不到。

祝洵心中空荡荡的,她向来是能拔刀绝不啰嗦的人,但到上京后,她一次次改变了自己的行事风格,为了给李盈姐妹留谋退路的请罪书,她留了王六的命,为了不惹事护好顾小枫,她忍下了钱袋大哥对自己的污蔑,而现在,她更是对伤害自己的人下不了狠心。

她很茫然不知道该作何反应,她很想问问师父,他从渡口回家后病倒应该也是因为想不通这种事,他现在可有了主意。

想到何道人时,祝洵忽然想起来临离闽州时,师父曾经给她塞过的三个急困必救小锦囊,她当时没往心里去,毕竟何道人这老头向来神神叨叨极其不靠谱。

但现在这种情境,那三个锦囊好像成了溺水间唯一能抓牢的绳索。

祝洵连忙从包裹中翻出了锦囊,分别是绿色、黄色和红色,她记得何道人曾说过,绿色救人水火,黄色可转时运,红色能保性命。

祝洵觉得目前的焦灼如同水火,便摘开了绿色的锦囊,锦囊里只有一张纸,纸上写着八个大字:“遵从本心,顺势而为。”

祝洵反过来倒过去地看,又把锦囊拿起来确认了一遍,真的只有这八个字,忍不住在心里腹诽:“又被这老头诓了!”

那大娘看祝洵一声不吭只在翻腾包裹,想了想说道:“小兄弟,我和你说这些不是为了让你原谅我们,只是想让你看在……哪怕看在尚在襁褓之中的小孙儿的面子上,给我们留一口可以撑家的人吧。”

大爷道:“说什么呢,要留就留你,况且迷晕人顶包这主意是我先提的……”

大娘道:“药是我下的……”

大爷严厉断言:“那也是我让你下的,反正我不后悔,再给我一次机会我还是这么做,我也知道这事做的不算个人,但我心里就想这么做……”

大爷和大娘说着又哭了起来,祝洵却因为他们的话愣住了,明知不可为而为,只为遵从本心,何道人锦囊中的话竟然这么恰如其分。

祝洵又默读了一遍,遵从本心,顺势而为,心中暗暗下了主意。

“大爷、大娘,那军营的人有说下次什么时候再来么?我和我……我哥真能顶了你们儿子的缺么?”

大爷和大娘好似听不懂一样,吃惊地揉了把眼睛:“小兄弟,你说这什么意思?”

祝洵说的很直白一些:“我的意思是,我和我哥毕竟长相和名字都和小一小二不一样,咱们得勾兑一下,看怎么才能顺利顶位,好让你们老两口都能踏实在家待着。”

大爷俯手到大娘耳边,用虽然很低声但这个屋里只要长耳朵就能听到的声音说道:“小一有没有说过这迷药有什么后遗症,比如让人疯傻之类的。”

大娘慌张道:“我记得说过可以迷晕一整天,其他的我忘记了……我真不知道……有说过么……啊……”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