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中文网

北仑中文网>女主穿到网球王子 > 选拔人才(第1页)

选拔人才(第1页)

初步的成功像一剂强心针,注入了琉璃的血液,让她更加确信自己的道路是正确的。但紧随喜悦而来的,是几乎将她淹没的疲惫与分身乏术的现实。

设计图需要她一笔一笔地画,与工坊的沟通、工艺的监督需要她一次次地跑、一遍遍地盯。原材料的采购需要她亲自筛选比对,确保品质与性价比。沙龙需要她精心策划准备,客户咨询需要她耐心回复解答,甚至包装寄送这类琐事,最初也由她一手包办。

她每天早出晚归,回到迹部大宅时常常已是深夜,身心俱疲。儿子景谦大部分时间由保姆和祖父母照顾,她只能尽力抓住早晚一点点时间陪伴,内心常怀歉疚。迹部景吾虽然从不说什么,但他那双锐利的眼睛自然能看出她的劳累,偶尔微蹙的眉头泄露出一丝难以解读的情绪——是不以为然,还是别的什么?琉璃无暇也无力去揣测。

她清楚地意识到,个人的精力终究是有限的。若想将工作室真正维系下去并发展壮大,而不是作为一次性的玩票,她必须建立团队。将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将自己从繁琐的事务性工作中解放出来,更专注于核心的设计与战略。

这一次,她的态度更加坚决。她没有向迹部家求助,不打算从迹部财团的庞大人才库中“调剂”任何人。她希望她的团队是完全因为认可她的理念和工作本身而聚集在一起的,而非任何形式的“安排”或“施舍”。

她亲自草拟了招聘启事。文字简洁,但要求明确:需要对珠宝设计或工艺有真挚的热情、具备良好的审美能力、拥有极致的耐心和细心,并且最重要的一点——愿意并能够适应一家初创小型工作室的快节奏、多角色、充满挑战的工作状态。她将启事发布在几个设计类专业网站和社群中,也通过这段时间积累下的人脉进行小范围推荐。

来应聘的人形形色色,远超她的预期。

有刚从设计学院毕业的年轻学生,眼睛里闪烁着梦想的光芒,充满激情和天马行空的想法,但作品集略显青涩,对工艺、成本、市场的认知几乎为零。

有在大型珠宝公司工作过几年的设计师,技法熟练,但言谈中透露出对流水线式设计、迎合市场潮流的厌倦,渴望更个性化的表达空间,却又带着几分大公司出来的优越感与不确定性。

也有经验丰富、手指上带着常年打磨痕迹的手工艺人,技术过硬,但有的性格固执难以沟通,有的则过于商业油滑,只关心订单大小和报酬高低。

甚至还有一两位看似背景光鲜、却明显是冲着“迹部夫人”名头而来,言语间充满打探和攀附的意味,被琉璃客气而迅速地请离。

每一场面试,琉璃都极其认真对待。她不仅仔细查看对方的作品集和工作经验,更通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问题和场景模拟,深入考察对方的审美取向、工作态度、沟通方式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你如何理解‘日式现代’风格在珠宝上的体现?”

“如果工匠认为你的设计无法实现,你会怎么做?”

“请描述一次你为了达到一个极致的细节效果而付出额外努力的经历。”

“你如何看待初创工作室的不稳定性和高强度工作?”

她倾听他们的回答,观察他们的眼神和细微反应。她清楚地知道,在这个阶段,华丽的履历和炫目的头衔并非最重要,相反,踏实肯干的态度、与她相近的理念、快速学习的能力以及团队的忠诚度与契合度,才是支撑这个小工作室走下去的关键。

经过层层筛选和多轮面谈,她最终谨慎地招募了一个小而精的核心团队:

第一位是名叫小林未央的年轻女孩,刚从意大利珠宝设计学院毕业归来。她对东方美学,尤其是日本传统艺术有着近乎痴迷的兴趣,视野开阔,灵感迸发,充满活力。琉璃看中她未被行业固化的思维和强烈的学习意愿,聘她担任设计师助理,协助进行设计研发和灵感板制作。

第二位是资深工艺师高桥健一先生。他在一家大型珠宝公司做了近二十年,技术精湛,对各种贵金属特性和镶嵌工艺了如指掌。因孩子年幼需要更多陪伴时间,他寻求一份时间相对灵活的工作。琉璃欣赏他丰富的经验和对工艺的深刻理解,聘请他作为技术顾问和品质监控,负责与外部工坊的深度沟通、样品审核和工艺难题攻关。

第三位是行政助理上野麻衣小姐。她之前在一家小型律师事务所工作,性格沉稳细心,沟通能力出众,条理性极强。琉璃看中她处理繁杂事务的能力和温和耐心的沟通态度,由她负责客户接待与维护、日常行政、财务流水管理以及供应链的协调跟进。

这个小团队虽然只有三人,但结构合理,覆盖了创意、技术、运营三个核心环节,互补性极强。琉璃亲自带领他们,花了整整一周的时间进行内部培训,将自己的设计理念、品质要求、工作流程以及对品牌的愿景,清晰地传达给每一个人。

她鼓励小林未央大胆提出创意,但也要求她考虑工艺可实现性和成本;她尊重高桥先生的经验,但也要求他尝试理解并实现她那些“吹毛求疵”的细节要求;她信赖上野小姐的条理,但也要求她必须将客户的每一项反馈和需求都准确无误地传递到位。

工作室的氛围逐渐成型,积极、专注、带着一种初创团队特有的凝聚力和拼搏精神。虽然偶尔会有争论和磨合,但目标一致:做出打动人心的好设计。

有了团队的协助,琉璃肩上的重担骤然减轻了许多。她终于可以从无穷无尽的电话、邮件、奔波和琐事中抽身,能够静下心来,泡一杯茶,坐在画板前,沉浸在创意的世界里。她开始系统地规划下一个更完整的系列,思考品牌的视觉识别系统,甚至开始留意更适合长期发展的展示空间。

偶尔,在她浑然不觉的时候,迹部景吾那辆低调奢华的座驾会“恰好”路过艺术街区那个僻静的角落。他从不下车,更不会进去,只是缓缓将车停在街对面不易察觉的树荫下,深邃的目光穿过车窗,落在那间亮着温暖灯光、透过落地窗可以隐约看到内部陈设的小小展厅。

有时他会看到琉璃正专注地向一两位客人讲解着什么,侧脸线条柔和而认真;有时看到她和小林未央凑在电脑前讨论设计图;有时则只是看到她独自伏案工作的身影,纤细却透着一股韧劲。

他会从管家伊藤那里听到关于工作室进展的例行汇报,知道她招募了人手,知道她的作品确实卖了出去,知道她没有动用任何迹部家的资源,也真的靠自己的能力赚到了钱,并且似乎做得有模有样。这种超乎他预料的独立和韧性,让他一次又一次地对这个名义上的妻子刮目相看。

这个女人,似乎总能做出让他意外的事情。联姻之初,他以为她不过是又一个被家族精心培养、用于交换利益的华丽花瓶。后来,她表现出冷静与识大体。而现在,她展现出了一种截然不同的面貌——一种近乎固执的坚持、一种隐藏的才华,和一种不依靠任何人的孤勇。

他心中最初的那份不以为然和冷眼旁观,在事实面前,正不知不觉地慢慢消融。一种极其复杂的、连他自己都未曾清晰察觉的情绪——或许是困惑,是惊讶,甚至是一丝极其淡薄却真实存在的欣赏,开始悄然滋生,取代了原先的漠然。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