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门关上,房间里只剩下吴三省一人。
他缓缓靠回椅背,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冰冷的桌面。窗外,夕阳的余晖透过窗棂,在他脸上投下明明暗暗的光影。恐惧依旧盘踞在心底,但那份汹涌的期待和即将重逢的激动,却如同冲破堤坝的潮水,再也无法抑制。
他望着窗外暮色渐沉的天空,眼神复杂难辨,低声地、仿佛自言自语般呢喃了一句,带着一种久违的、连他自己都未曾察觉的温柔和……忐忑:
“张起灵……终于……要见面了。”
他不在意?
约定的日子到了。地点在吴三省另一处更为隐蔽的据点,一处临水的小筑,环境清幽,隔绝了外界的喧嚣。
黑瞎子没跟着进去,叼着烟蹲在外面的石阶上,一副看好戏的表情。他知道,哑巴张一个人就能搞定所有事。
张起灵推开了那扇雕花的木门。屋内光线柔和,陈设古雅,空气中弥漫着上等龙井的清香和一丝不易察觉的、属于吴三省身上的沉水香气息。
吴三省早已等候多时。他背对着门口,站在窗前,看着外面池塘里几尾悠闲的锦鲤。听到开门声,他缓缓转过身。
那一瞬间,时光仿佛在两人之间凝固,又以一种残忍的方式加速流逝。
吴三省的心脏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狠狠攥紧!
窗外的天光勾勒出门口那个身影的轮廓。依旧是那身简单的黑色连帽衫,依旧挺拔如青松的身姿,依旧是那张……吴三省在心底无数次描摹过、也曾在午夜梦回时清晰浮现的脸。
墨黑的碎发下,是光洁饱满的额头,斜飞入鬓的眉骨如同远山裁墨,挺直如刀削的鼻梁下,是淡色的、形状完美的薄唇。那双眼睛,沉静得如同吸纳了整片长白山的夜色,深邃、漠然,仿佛历经千万年风霜的寒潭,不起一丝波澜。皮肤是一种冷调的象牙白,在柔和的室内光线下,泛着玉石般温润又冰冷的光泽,找不到一丝岁月留下的痕迹。
十年!
整整十年光阴,足以让意气风发的青年变成鬓染霜华、眼角刻下风霜的中年人。吴三省能清晰地感觉到自己眼角的细纹,鬓角刺眼的白发,以及身体里那不再如年轻时澎湃的精力。时间的刻刀在他身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可眼前这个人……
吴三省的目光近乎贪婪地、带着一种连他自己都未曾察觉的失神,一寸寸描摹着张起灵的脸。没有变!一丝一毫都没有变!依旧是那副清绝出尘、仿佛被时光遗忘的模样。那份沉淀了千年的孤寂与力量感,不仅没有随着岁月流逝而消减,反而在青铜门后的漫长沉寂中,淬炼得更加内敛,也更加……令人心悸。
一股巨大的失落感如同冰冷的潮水,瞬间淹没了吴三省。他感觉自己像个在时间长河里挣扎的凡人,狼狈不堪,而对方,却是那岸边亘古不变的礁石,冷眼旁观着一切流逝。这份永恒不变的年轻,像一面残酷的镜子,映照出他无法逃避的衰老。喉咙有些发紧,他强行压下那股翻涌的酸涩和自惭形秽。
“张……张先生,请坐。”吴三省迅速调整好面部表情,脸上堆起惯有的、热情又带着商人精明的笑容,声音沉稳,听不出丝毫异样。他亲自引张起灵到茶案旁坐下,动作殷勤又不失分寸。
“尝尝这明前龙井,刚到的。”吴三省亲自执壶,动作行云流水地为张起灵斟茶。茶汤碧绿清澈,香气氤氲。他一边倒茶,一边用眼角的余光不着痕迹地观察着张起灵的反应。
张起灵端坐如松,目光平静地落在面前的茶杯上,对吴三省的殷勤和那价值不菲的茶叶没有任何表示。他端起茶杯,浅浅啜了一口,动作斯文,眼神却依旧沉静无波,仿佛喝的是白水。
吴三省的心沉了沉。这反应……太平静了。平静得让他心里发毛。
“张先生,”吴三省放下茶壶,脸上笑容不变,语气却带上了一丝恰到好处的试探,“这次劳烦您出山,实在是情非得已。我那不成器的侄子吴邪,涉世未深,这次被大金牙那等人盯上,进了那地方,实在是凶险万分。有您在,我这心里才算是落了一块石头。”他顿了顿,目光紧紧锁着张起灵的眼睛,试图从那双深潭里捕捉到一丝涟漪,“说起来,当年在西沙,在蛇沼……若非有您在,我们考古队那帮人,恐怕早就……”
他刻意提起了“考古队”,提起了“西沙”、“蛇沼”这些关键词,每一个地名都承载着沉重的过去,都关联着张起灵和他们共同经历的血雨腥风。他一边说着,一边仔细观察着张起灵脸上任何一丝细微的变化。
张起灵只是安静地听着。他端着茶杯的手指稳定得没有一丝颤抖,眼神依旧沉静如古井,甚至……连睫毛都没有多颤动一下。吴三省口中那些惊心动魄的往事,那些熟悉的名字(陈文锦、霍玲……),仿佛只是拂过他耳畔的微风,没有留下任何痕迹。他就像一尊真正的玉雕,隔绝了所有尘世的喧嚣和情感的波动。
吴三省的心一点点沉下去,如同坠入冰窟。试探失败了。张起灵的反应……要么是他真的遗忘了太多,那些记忆碎片并未拼凑完整;要么……就是他根本不在意!不在意那些并肩作战(或者说,被保护)的过往,不在意那些曾向他投去爱慕目光的故人,更不在意……他吴三省此刻复杂难辨的心情。
失落感如同藤蔓般缠绕上来,混合着一种一丝刺痛。他只能强行维持着脸上的笑容,继续说着一些场面话,内心却翻江倒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