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此后便是日复一日的赶路。
一路向北,天气渐暖,进入了四月,春色在人间便染得浓了。处处繁花绿柳,莺飞蝶阵,哪怕是途经荒山,也有萋萋芳草顽强地从土块间探出头来。
时飞沉郁了两日,在程俊逸和孟红菱相当刻意的关怀下,也渐渐恢复了些笑脸。他又是个闲不住的人,一路吃饭住宿都由他利落地前后打点。
行到第十天时,他们已经深入了陇西路,预计再有个四五天,就能进入定西路,也就意味着离舒夜城又近了一大步。
这日申时过半,他们到达了一处名叫白水镇的镇子。
西北的天黑得比中原要晚些,此刻太阳还坠在西天,迟迟舍不得沉落,但真要黑起天来,也就是一转眼的事情,四野里就像泼了墨,一下子就淌满了整片苍穹。
按照往常,今晚应该就歇在这里不走了。
时飞正打算去找人问问镇上的客栈在哪,谭玄却勒住了马道:“咱们只在此处吃个晚饭吧。”
时飞不禁疑惑地望向他:“怎么?连夜赶路?不至于吧!人不要歇,马还要歇呢!”
谭玄道:“不是。这镇子前面有条白水河,我们可以转乘船,行个三天路。也稍微休整休整。”
这倒是件好事,坐船的话,无论人还是马都能歇一歇。
时飞眼睛顿时一亮:“吃了饭去找船?会不会太晚了,能找到吗?要不就明天一早起来再找吧?”
谭玄没有立刻回答他,微微蹙起眉,仿佛在思量着什么。过了一会儿才道:“只要银子给得足,半夜三更也有从热被窝里爬起来的艄公,不必担心。”
时飞心中觉得也是,嘴里却忍不住还在嘟囔:“这么急?非得连夜走呀?”
行船一般都是昼行夜泊,一是船家也要歇息,二是夜里黑暗,怕不安全。他们之前从笒川去宣安时,特意找了能两班倒的船,又给了额外丰厚的酬劳,才日夜行舟的。
现在是这么个小镇子,时飞以为怕不容易找到合适的船。
谭玄却淡淡道:“此地不远就是庆州,我觉得还是能少待一刻就少待一刻。”
时飞立刻闭嘴了。庆州这地方有些古怪,他已经听说了。既是如此,那的确尽量早些远离吧。
白水镇靠近河岸,就还算有些热闹。镇上饭馆有好几家,都集中在镇中心的一条街上。此刻天色渐暗,家家户户都点起灯来,伴着飘出窗外的饭菜香气,颇有几分温馨动人的意味。
他们随意选了一家饭馆,铺面不大,比较干净。小二一见他们进门,立即迎上前来热情招呼。
这里的饭菜也简单,富有西北特色,以面食和牛羊肉为主,因为靠近白水河,倒也有些河鲜。
他们点了一盘酱牛肉,一支烤羊腿,一碟清蒸河鱼,一碗盐水煮萝卜,再上了两笼馍馍,就着热气腾腾的白羊汤,都把肚子填饱了。
谭玄吃了饭就跟掌柜的搭讪,说自己一行人有急事,想连夜搭船去延光,可有熟识的船家介绍。价钱好商量,就是他们既有人也有马,船小了可不行。
掌柜的一听立刻喜笑颜开,说他有个本家侄儿就在镇口金牛渡上讨生活,小伙子为人实诚肯吃苦,叫他们到了码头就去寻钱四保,只说是镇上钱掌柜介绍来的就成。
谭玄谢过了他,时飞把账结完,他们一行人就往门外走去。
就一顿饭的功夫,外面的天已经全黑了,沿途饭馆里的灯火越发显得明亮,街边还有些卖吃食的零落摊子,也都点上了灯,有些粗衣短打的人就在这些摊子上吃一碗面,或是就着点小菜喝两盅自家酿的烧刀子。也有人沿着墙根三三两两的走着,带着辛苦了一天的疲惫和此时此刻的放松。
孟红菱和程俊逸走在最前头,时飞跟在他们后面一步的地方。临出门时谢白城担心水路上不容易找到吃饭地方,又跟掌柜买了些干粮,谭玄等他,两人便落后了一步,走在了最后。
变故就在这一刻陡然发生了。
最先注意到的是时飞。
似乎路旁的屋脊上传来一声轻响,他下意识的抬头,倏然看见前方右侧一座二层酒楼的楼顶上抛下一个绳套,那绳套从孟红菱头顶落下,套在她的腰间,随即猛地收紧。正侧着头和程俊逸说话的孟红菱,压根来不及做出任何反应,人已经被拽起,飞到了空中。
程俊逸回过神来大叫一声,刚跨一步上前伸出手臂,孟红菱已经飞上了楼顶,只见一道身影一闪,竟是拽着她往屋顶另一侧掠去。
时飞手臂一抬,一支袖箭已然飞出,然而终究因为角度问题,只射飞了屋檐的一块瓦。他抿住嘴唇,往前一步飞身跃起,又在二楼栏杆上借力一点,一个鹞子翻身,已然立在屋顶边缘。
那道黑影正拉着孟红菱从屋顶的另一侧跃下。
时飞提气紧追过去,却见那人挟着孟红菱正落在楼下等待着的一匹马上,旁边还有一人也骑着马,在那个黑衣人落下的瞬间,另一人蓦然回身,时飞顿觉一道劲风袭来,连忙偏过头,抬手用腕间的精钢袖箭一挡,只听叮当一声,一支银色的流星镖跌落在屋瓦上。
就趁着这一瞬的间隙,那二人已然拼命催动马匹向前狂奔而去。
时飞站在屋檐上,神色冷峻,动作却飞快,按动机关推入一根新的袖箭,瞄准带着孟红菱那人,蓦然射出。
精钢袖箭在夜色中划过一道暗冷寒光,随即那人所骑之马发出一声长嘶,左后腿骤然跪倒,骑在马上的人自然也失去平衡,拽着孟红菱一起滚落于地。
时飞立刻纵身而下,展开身形,直向那二人掠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