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鼓吹班的奏乐声传来,华贵的仪仗出现在了眾人的视野中。
为首的自是身著红袍的陆瑜,身后跟著刘建,两人跨在大马上,昂首挺胸。
绣春卫为仪仗,其后是陆正狄与眾江南道官员,再后则是聘礼车队,浩浩荡荡。
陆听风携陆姑苏立於山门之前,其后是百数藏雨剑庄弟子,已然做好准备,聆听圣諭。
陆姑苏看著一脸神气的大哥,眼眸中不住地浮现出一抹笑意。
很快,车队来到了藏雨剑庄山门处,陆瑜与刘建下马。
没有寒暄,宣旨太监刘建直接从檀盒中拿出了圣旨。
“陆家长女陆姑苏接旨——”
藏雨剑庄弟子请来香炉供桌,隨后纷纷跪倒於地。
“臣女陆姑苏,叩迎圣旨。”
陆姑苏大礼拜下。
“奉天承运皇帝制曰:
朕惟屏藩固本,实资懿戚之贤;坤教宣猷,允赖德门之秀。咨尔江南道巡抚陆正狄长女陆氏姑苏,毓出名门,性成婉慧。幼承诗礼之训,长著柔嘉之声。兰质蕙心,堪符彤管之范;谦光慎德,足彰褕翟之华。
今蜀王朕之次子,宗室雋才,秉性端方,克勤王事。当择淑女,以赞藩邸。尔陆氏温良秉心,柔明表度,特赐为蜀王侧妃,锡之金册。尔其益修妇道,协辅王庭,虔恪奉於舅姑,恭顺襄於中馈。毋忘贞慎之节,永谐琴瑟之和。
呜呼!荷天家之殊恩,膺宗室之嘉礼。尚克钦承,勿替朕命。
钦此——”
“臣女陆姑苏,接旨。”
……
一应礼仪走完,藏雨剑庄大宴宾客。
由於陆瑜等人到姑苏城就已然是下午了,所以现在开的是晚宴。
这应当是藏雨剑庄如今的弟子们最后一次在西山开宴席了。
有人高兴,认为去了蜀地有更好的前途。
有人黯然神伤,不捨得脚下这块土地。
直到陆瑜举杯起身,环顾四周,道:
“蜀王已立蜀盟,设有讲武堂,已將剑堂堂主之位留给了我藏雨剑庄,並邀老庄主为蜀盟首席大长老,兼蜀盟名誉盟主之位。
我藏雨剑庄弟子,到了蜀地,有青鸟山为棲身之地,又有蜀盟为安身之所,自可將家眷都接入蜀地,在锦官城安家。
我等离开故土,奔赴西南,王府自是不会亏待我藏雨剑庄,去往那里,只会有大好的前途在等著各位!”
“好!”
“有少庄主这句话,我们就放心了!”
“有少庄主和大小姐在,还当真担心那二殿下对我等弃之不顾吗?”
“那咱们……算不算外戚?”
陆正狄静静看著与江南道各位官员推杯换盏的儿子,眼神中不由出现一抹恍惚。
他知道,自己儿子早慧,读书的天赋极强,除了诗词一道了了之外,其余皆一点即通。
可陆正狄当真没想到,不过一年时间,儿子就爬上了与他相同的位置,若非夏时自己擢升了巡抚,他们二人坐一桌,说不得谁的官位更大。
毕竟,锦官城可是蜀地总府。
看儿子与眾官员饮酒时,如鱼得水的这般模样,陆正狄默默頷首。
沉稳了,也成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