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说一,这种安排的确会让落在队列后头的书迷感到失望,但由于这种事情在签售里属于常态,因此书迷也都能够接受这种遗憾,并表示下次一定要来早一些。
随着签售的结束,和新书上市有关的采访便也顺势开始。
呃……
把媒体放在最后那都是大作家的特权啊。
只有大作家能先满足粉丝,而后再去接受采访,小作者嘛……
他们敢不理会媒体,媒体就敢教他们做人。
或许是伊莎贝拉的现身让人意外?
但也可能是伊莎贝拉的确有些红。
两人在受访位坐定后,现场的媒体仅向罗琳询问了几个和《凤凰社》有关的问题,而后便把采访的炮口移动了一下,同时对准了两人——媒体询问伊莎贝拉捧场的原因?询问伊莎贝拉是不是提前看了《凤凰社》?询问伊莎贝拉觉得罗琳的新书写的怎么样?询问《阿兹卡班》的拍摄情况?询问《阿兹卡班》与大众的见面时间?
铺天盖地的问题听得小姑娘有些脑袋大。
也让坐在她身旁的罗琳嘿嘿直乐。
这就是她讨厌媒体的原因嘛。
无休止的询问,刨根问底的做法,让她很烦。
先前,面对这种事情时她只能忍着。
但今天嘛……
“《阿兹卡班》应该是在明年夏天上映吧?定的是暑期档?”
“至于说拍摄情况?”
“我只能说今年能拍完。”
“再多的内容我就不能说了,因为制片人就在这儿坐着呢。”
“我总不能当着制片人的面爆项目的料吧?那也太疯狂了。”
小姑娘耸肩摊手。
“hahahaha——”
那可爱的模样让台下的记者笑作一团。
眼瞅着小姑娘很好沟通,罗琳也乐的让她开口,于是大家便又偏了偏题,问起了其他。
就比如说——
有记者询问起了她和迈克尔·阿恩特的恩怨;
再比如说——
有媒体想要了解《好声音(综艺)》的筹备情况;
还比如说——
有人想要知道,《好声音》这款综艺为什么要在美国首发?英国也有娱乐的土壤……
由于以上问题全在华纳先前罗列出来的出行受访预案上,所以伊莎贝拉回答起来简直不要太轻松,而她的自如应对也让罗琳愉快的度过了六十分钟的采访环节。
然而,就在两人觉得,时间差不多了,可以撤了时。
采访区里的一名记者忽的又举起了手,并主动开口道:“不好意思,罗琳女士,海伍德小姐,我是《伦敦时报》的记者,我还有一个问题。”
“我想知道,罗琳女士,你是如何看待海伍德小姐的个人迷你碟的呢?”
“海伍德小姐的个人迷你碟卖的很好,且里面有很多海狸元素。”
按照采访流程,媒体人在提问前需要先举手,被主办方点中之后才能开口提问,因为直接询问会让现场变得没有秩序,看起来乱哄哄的。
所以,一旦有媒体人破坏了采访规则,那按照行业惯例,受访人就是不用回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