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事?”
“还是和harrypotter有关的事,这部电影对我们的影响并不只在《怪物公司》上。”
“你什么意思?”艾斯纳皱起了眉头。
助理则打开随身携带的文件夹,抽出一份报告递了过去。
“这是市场部让我转交给您的数据。”
“harrypotter对我们的真人电影业务影响非常大,因为赫敏·格兰杰火了……”
在世人印象里,迪士尼就是做动画的。
这个其实没啥问题,因为他们的动画太出名了。
可实际上,早在六十年代,迪士尼就钻入真人电影领域了。前期,的确没有取得好的成绩,一直在交学费,但从84年开始,他们便一直往外酷酷的推精品。
像《美人鱼》,汤姆·汉克斯演的那个,还有《跷家的一夜》,克里斯·哥伦布执导的那个,都是迪士尼的,并且,88年,他们在真人电影业务上的利润甚至还来到了业内第一。
只不过当时他们用的不是迪士尼的招牌,而是试金石。
但,88年之后,他们就一直在走下坡路了。
这里面的原因有很多,最主要的一个还是艾斯纳容不下有才的人。
起初,他的护食行为在大家看来没啥问题,所有人都迷恋权力嘛,可以理解,并且迪士尼的主业是动画,只要你主业没拉,真人电影水一点大家都无所谓的。可当艾斯纳把卡森伯格踢走后,动画业务的崩毁让大家发现,潮水退去后,到底谁在裸泳。
因为艾斯纳的操作太离谱了,于是所有人都开始质疑他的能力了。
这让他想要自救。
在动画方面,他搞了个《恐龙》,而真人电影领域里面,他搞了个……
《珍珠港》。
全炸了。
不过,和动画那边无片兜底的情况不同,真人电影这边他们还是有项目做成了的。
而那部电影名叫《公主日记》。
“之前,市场部觉得,《公主日记》的续集只要开发就一定能成功,安妮就是我们要找的真人公主,但现在,随着harrypotter的出现,市场部觉得……安妮打不过伊莎贝拉。”
“因为赫敏·格兰杰太亮眼了,只要harrypotter的故事不崩,那在未来十年里,我们都别想做少女电影了,全世界应该找不出第二个和伊莎贝拉一样亮眼的女孩了。”
从表面上看,《公主日记》的主演安妮·海瑟薇和伊莎贝拉·海伍德那就不是一个类型的演员,两人之间差了八岁呢,伊莎贝拉90年的,安妮·海瑟薇82年的。
但好莱坞里的演员分类不是这么算的。
hp是youngadult类电影,《公主日记》也是youngadult类电影。
所以伊莎贝拉和海瑟薇就是一类演员。
更别说,《公主日记》这部电影讲的本来就是一个普通的美国姑娘突然成了欧洲公主的故事,拍摄时,海瑟薇虽然已满18,但她演的还是15岁的青春女孩。
因此,当hp都能把sw给屠了后,未来youngadult领域里就没人竞争得过伊莎贝拉了。
当然,这不是说好莱坞其他厂商做不了youngadult电影了。
而是一有youngadult类的电影大家想的都是赫敏·格兰杰。
“所以市场部是什么意思?”
“呃……他们不建议生产部继续开发《公主日记》……”
助理抿了抿唇。
由于这事和他无关,他只是一个传话的,所以在汇报时有些犹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