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中文网

北仑中文网>我的另一面是什么意思 > 第14章 美人如玉可堪风雨雷电2(第18页)

第14章 美人如玉可堪风雨雷电2(第18页)

而我此刻竟是和他如此近距离接触,人生境遇当真有趣得紧……

对方自不知我此刻的心思,只是缓步向前,我也就顺理成章的走进了屋子。

才进屋子,便觉一股书卷气弥散而来,其中带着点点清香,半点不似老屋子那般有腐木的味道,不过想想便也释然,怎么说这栋建筑是纯正的欧洲方式建造,都是用石料砌成,木制地板似乎是旧物,但保持的很好,红漆应该也是翻新过几次,自然保持的相对更长久一些。

屋子是套间,此刻我所在的位置应该是门厅,在此间屋子的尽头又另设有一门,阳光从敞开的门口斜着射入,足可见里面的屋子采光之好。

我抬眼环顾四周,除了墙壁上挂着的数幅照片外,地上竟是空无一物,与我想象中的则是大相径庭,心中虽有些诧异,却是没有说出口。

男子走到厅廊中央,驻足而立,男子看着前方某处,顺着其视线,我转头望去,看到了对面一张如A4纸般大小的相框挂在白色墙面上,因为光线原因,离着较远,看不大清楚。

此刻我站在男人身后,忽然不知为何,只觉得这个背影有些熟悉,却也说不上在哪见过,孤寂而凄凉……

我忽然回过神儿来,使劲儿晃了晃脑袋,方觉自己刚才的恍惚。

面前相框中似乎是一张合影,我向前迈出一步,继而瞥了一眼身侧的男人,他没有任何反应,只是静静的看着这张照片,不知在想些什么。

我张了张嘴,欲言又止,最终还是没有说话。

我大着胆子又向前走了两步,这才看清楚照片上的内容。

画面上是一对男女,男的是外国人,高鼻深目,仪表堂堂,即便在欧洲也是极为英俊的那一种,其身着白色贵族服装,样式与军装相似,一条丝带斜挎在胸前,因为是黑白照片,看不清颜色,胸前佩戴着3枚样式各异的勋章,十字或圆形状……

其身边则是一位矮其半头的温婉女子,女人五官精致、眼眸似水,看起来端庄贤淑却有着一般女子不具备的英气,其穿着女子卦衫,与身边的男人形成了鲜明对比,可整幅画面却不显得如何另类,最主要的原因是二人中间的一名大约五六岁的幼童。

男孩子生的可爱,眉眼有七八分像其父亲,而脸型则像极了其母亲,看起来十分聪明伶俐,长大了应该是一名俊逸的翩翩美少年吧。

这一家人不会是?

我忽而想起什么,不禁脱口而出:“戴波利·温纳和沈玉玲?这个孩子莫非就是大师沈吾心……?”

转头,男子默然不语。

我笑笑,没有在意男人的视而不见,随即转头看像了一旁墙上的几幅照片,其中一张是一个中年女子在镜前描眉,是京剧坤旦的手法,镜后站着一人,由于画面模糊,看不清容貌,女子大概是沈玉玲,是要登台演出么?

看着约是百年前的泛黄照片,我此刻有些失神,仿佛整个人都回到了那个王朝崩塌,天地巨变的至暗时刻,以往只是在文字中隐约了解那时的一些人和事,却又哪及的上亲眼看到彼时的照片来的震撼人心!

看着这些书本上都看不到的珍贵照片,我难掩心中激动,脑中不断想象着当时的场景,忽而似乎明白了一些事,想想又觉不明白……

戴波利·温纳、沈玉玲、沈吾心……

这几个名字也许大多数人不知,可如我这般将舞蹈视作毕生追求的人又怎会不知,正是他们两代人的不懈努力,现在舞才得以在中国生根发芽,同时正是因为戴波利和沈玉玲都是中西方艺术集大成者,而又极力促进技艺的融合,并不强调非黑即白,所以才使得西方舞蹈在进入中国的时候不至于一开始就水土不服,也没有将中国的传统技艺摒弃,这无疑是一件幸事。

最右边是这里仅有的彩色照片,是一个年轻的俊雅男子在舞台上,身形飘逸出尘,让人一眼就被其所散发出来的宗师气质所折服,我自然知道,这便是中国现代舞的鼻祖:沈吾心。

这张照片我曾经在一篇介绍世界舞蹈史的书上看到过,当时便对沈吾心先生心生崇敬之情,照片已经泛黄,这累累斑驳就是那个逝去传说的记忆,我痴痴的望着照片中超凡脱俗的年轻男子,眼角竟泛起了一丝泪花。

“你认得他们?”身后男人声音沙哑。

“嗯……”我轻轻点头,却没有转身,不愿让身后男人看到我的泪水,我本不矫情,更不想让其觉得我在装模做样。

“沈吾心是我最敬佩的舞蹈家,我自然认得……”对着照片我淡淡道。

“他是我爷爷”男子声音平淡,我回首望去,其立于阴影之下,显得愈发的阴沉如寒冰。

“我知道”我看着男人眯起的眼眸,悄然道:“这一点,我很羡慕沈师姐……”

“如雪却很羡慕你……”男人不假思索应道。

“也许吧,我和她都一样,总觉得别人的东西好,却不知珍惜自己眼下拥有的,对么?”

我嘴角勾起,望着这个给人莫大压力的男子竟然反问了回去。

“呵呵,没想到你年纪不大,却也想得开!”男人眯起眼睛,看不出喜怒,随即踏出一步向另一扇门走去。

我没有立刻跟着他过去,而是向其它几张照片走去,关于沈吾心先生的生平,我总想多了解一些,按照现在流行的说法,我算是沈先生的迷妹了。

说来也奇怪,我翻阅过所能找到的关于沈吾心先生的全部书籍,可是上面仅仅写到了他创办了国立舞蹈学院的事情,还资助了许多贫苦孩子学习舞蹈,可所有有关他的事情都在1963年戛然而止了……

书上要么就说他在那此事件中被清洗掉了,还有人说他远赴了国外,可到头来没人说的清。

对此我心中困惑已久,就算是在那个年代被迫害了,如沈吾心先生这般的人物,若是活着一定会被平反的,即便遭遇了不测,也不会如此悄无声息的,更何况其后人现在也都功成名就,也么就会如此不明不白的。

我眉头紧锁,反复私聊也没理出个头绪,看来也只能一会儿问一下眼前这个男人了。

对方已经走入了那扇门有些时间,我背着包的肩膀有些酸痛,于是将其取下换了个肩膀搭着,同时右手抬起捋了捋耳后的发丝,也轻起步子,向另一间屋子走去。

或许答案就在那里也说不定……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