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货了卖货了!”刚到乡里就被熟人认了出来。
“二林,你这回可迟了两天。”
原来二林本就是个货郎。
“我家里的线用完了,这次多买一些。”
“我要买盐。”
二林歉意笑道:“各位父老,这次来得匆忙,忘记备那些货了,诸位可来看看我这新货,豆腐,香滑软嫩的豆腐,一大块只要一钱,用豆子换也可。”
说豆腐众人没有兴趣,但用豆子换,立刻就有人围了上来。
这乡里之间最不缺的就是豆子了。
秦朝地广人稀,家家户户分得的田亩不少,也唯有种麦子种稻子的上等田会精心维护,其余不过是撒些豆种,囫囵等秋收。
当然,有那家里孩子多的也会把他们赶去豆田除草。
豆子虽也算粮食,但总体上没那么金贵。
听说可以拿豆子换,众人就想换换口。
结果试吃一番都惊呆了。
“这就是豆腐,真的可以用豆子换?”
“当然,不过得是黄豆,其余豆子是不收的。”
“我家种的便是黄豆。”有财大气粗道,“要多少换一块?”
二林连忙拿出一个小袋子:“装满即可。”
他寻思这豆子换豆腐迟早会传开,太高的话一次两次还行,久了就没人肯买了,宁可跑一趟县里,还会坏了自己这些年走街串巷的名声。
遂不肯多收。
众人本做好了要咬咬牙买一块回去尝鲜的准备,没想到这么便宜,当下立刻就有人喊:“我要三块,不,五块!”
“我这就回去拿豆子。”
二林本来还忐忑会不会卖不出去,没想到才两刻钟,豆腐就被抢完了,有那回来的晚的提着豆子懊恼得不行,干脆把豆子往他怀里一塞:“我先定下,你啥时候再来卖豆腐?先给我家。”
二林忙说明日就来,把对方哄得眉开眼笑的走了。
他记下了各家订的豆腐,这时一个老妪将篮子递过来,笑着说:“二林,这次又要麻烦你了。”
柳编的篮子堆得满满当当,正是晒干的蘑菇。
二林这货郎除了卖货,也会收一些山货。
蓝田县就有不少人好这一口,到了寒冬,正经是一盘菜,一般人还未必吃得起。
“不麻烦。”二林清点一番,很快数出二十五个大钱递给对方。
老妪接过钱,又把另一个篮子递了过来:“这是自家种的一些菜,今早才摘,正新鲜,二林你拿回去吃吧。”
二林价格给的公道,老妪便也讲究,每回都要额外送一些东西。
二林都习惯了,没有推脱,有些犹豫的叫她:“刘阿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