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当时应该多问一嘴的。
秦朝的石膏也叫石膏。
至于人家药铺的伙计为什么没有发现,那就是个体差异了。
接触的人才有印象,比如管家修房子采购过,他就知道。
听到石膏也收,二林问过,知道和市面上一个价,就没有像蓝石那么激动,反而问起了别的:“女公子收石膏可是要建房子,可需要雇工?我阿父和我大哥都是建房子的一把好手,我们家的泥瓦房只用了很少的砖瓦,却很结实,住了这么多年也没怎么坏。”
虽然没相处多久,但二林已经有些了解女公子的脾性,大胆的为自己家人自荐。
可惜他们很早就搬来县里,不会养猪。
朱丹诚实地说:“柳叶里那边确实在修房子,不过这个事是管家负责,我不管的。”
二林有些失望,可想到全家马上就可以去挖蓝石,也少不了阿父和大哥这两个劳动力,便没在说什么。
到了县里,二林在街边下了车,急匆匆往家赶,脸上有着抑制不住的喜色,却不知正好被跟他们家有仇的二谷子看在眼里。
二林家和二谷子家都住芦花里。
这同住一个地方,难免闹些矛盾,你家的东西占了我家的地,我家的鸡啄了你家的菜,两家小孩打架……本来只是些小事,虽然县里没有乡里团结,但多少年的邻居了,也能体谅。
可二林家和二谷子家却不一样,是有血仇的。
原本两家算是亲家,二林的姑姑嫁进了二谷子家,因为头一胎生了个女儿,那家摔摔打打很不满意,仅在床上躺了一天,就被拉起来伺候全家。
二林家看不过去,闹了一场才收敛,却也逼着二林姑姑很快怀了第二胎,结果八个月大的时候摔了一跤,大出血。
不仅孩子没保住,人也没了。
然而才一个月,那男人就匆匆就娶了新人,后来更是仅七个月就生了孩子。
说是早产,但二林母亲偷偷看过,分明是足月生的。
他们家就起了疑。
当年二林姑姑去世时,娘家人是隔了一天才见到人,那家狡辩是忙乱中忘了告知。
二林那时年纪不大,心思却很活络,几番打听,又用了些手段才拼凑出内幕。
二林那个姑父果然早就和人搞上了,那日偷情被姑姑察觉,那男人狠狠推了她一把。
本来人还有的救,可那外头的摸着自己的肚子说有了,他们便狠心出门不管了。
还是邻居听到动静叫来了人。
得知此事,全家都气得不行,直接报了官,结果那男人根本不承认,还找来一些狐朋狗友作证,说他当时根本不在家,是姑姑自己不注意,大着肚子还不仔细摔了一跤。
因时间过去太久,也找不到相关物证,这个事就这么糊涂的办了。
但两家隔了一条人命,怎么可能轻易过去?
先是干了几仗,后来就杠上了,比拼着一定要过得比对方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