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中文网

北仑中文网>红楼同人之绛珠重生 > 第56章(第1页)

第56章(第1页)

这日清晨,林如海拿着张帖子走进来,帖子是用洒金笺写的,边角印着淡淡的兰草纹。“颦儿,明日是你舅母的生辰,荣国府要摆宴,咱们得早些过去。”他把帖子放在案上,“我让人备了份礼,是去年苏州新得的玉雕摆件,刻的‘松鹤延年’,你舅母定喜欢。”

黛玉拿起帖子,指尖拂过洒金的纹路,笑着点头:“我也备份礼吧,前几日在绸缎铺挑了匹藕荷色的妆花缎,绣上些寿桃纹样,给舅母做件新衣裳正好。”

“还是你想得周到,”林如海笑着说,“你母亲在时,最会挑料子做衣裳,每次去荣国府,你舅母都要夸她眼光好。”

正说着,湘云抱着个锦盒跑进来,盒子上系着红绸带,一看就是贺礼。“林姐姐!你看我给舅母备的礼!”她打开盒子,里面是支赤金点翠的凤钗,钗头镶着颗鸽血红的宝石,“这是我攒了半年的月钱买的,茗烟说这叫‘丹凤朝阳’,最适合生辰戴!”

黛玉拿起凤钗,指尖触到冰凉的金托,宝石在晨光里闪着光:“真好看,舅母见了定高兴。不过你这性子,竟能攒下半年月钱,真是稀奇。”

湘云撅着嘴把凤钗收起来:“我为了这个,连糖蒸酥酪都少吃了好几回呢!对了,宝二爷说要在宴上吹笛,让咱们都点曲子,你想听什么?”

“《醉花阴》吧,”黛玉笑着说,“秋日听这个,最有滋味。”

话音未落,迎春和探春掀着帘子进来,手里都捧着贺礼。迎春的木盒里是她新绣的寿屏,素绢上绣着“八仙祝寿”,针脚比从前更密,寿星的胡须都用银线绣得根根分明;探春则拿着个锦袋,里面是她亲手做的香囊,装着新晒的桂花,“这香囊里的桂花是从荣国府折的,比别处的香,舅母挂在衣襟上,走路都带着香气。”

“二姐姐这寿屏绣得真精致,铁拐李的葫芦上还绣了藤蔓,像真的能倒出酒来。”黛玉轻抚过绣面,指尖拂过用金线绣的祥云,“这配色用了泥金兑赭石,比真的云彩还亮堂。”

迎春的脸微微发红,捏着盒盖道:“是……是三妹妹教我用了盘金绣,说是这样八仙的衣袂更飘逸,像在云里走似的。”

探春在旁补充:“我还让她在寿屏边角绣了些蝙蝠,取‘福如东海’的意思,你看这翅膀用银线勾了边,在光下像要飞呢,添点喜气。”

众人正赏着寿礼,宝玉提着个食盒进来,里面是几碟精致的点心,有寿桃酥、桂花糕,还有黛玉爱吃的莲子羹。“刚从荣国府来,见老太太让人在园子里搭戏台,说是要请戏班子唱《蟠桃会》,热闹得很。”他打开食盒,香气漫开来,“这寿桃酥是特意让厨房做的,样子像真的桃儿,你尝尝甜不甜。”

黛玉拿起个寿桃酥,咬了口,豆沙馅混着桂花的香,在舌尖化开,像含了朵小桂花。“比绸缎铺隔壁那家铺子的还好吃,定是放了新磨的豆沙。”

“可不是嘛,”宝玉笑着坐下,“袭人姐姐说,舅母爱吃甜的,特意多加了两勺糖。对了,我让人把笛子擦干净了,明日定给你吹最好听的《醉花阴》。”

湘云立刻拍手:“我也要听!还要点《将军令》,听着带劲!”

正说着,荣国府的平儿来了,手里捧着件石青色的褂子:“凤姐姐说姑娘们明日去赴宴,得穿得体面些,这是新做的石青褂子,配姑娘的藕荷色裙子正好。还说让姑娘们早些去,老太太想你们了。”

“替我谢凤姐姐。”黛玉接过褂子,料子厚实却不沉,针脚细密得像没缝过,“定早早过去给老太太请安。”

接下来的几日,老宅里忙着准备贺礼。黛玉让绣娘把藕荷色妆花缎做成了件褙子,领口绣着圈缠枝莲,袖口坠着珍珠扣,在灯下闪着光;迎春把寿屏卷得整整齐齐,外面包了层锦缎,说是“别蹭脏了”;宝玉则天天对着月亮练笛,笛声清越,像月光在流淌,引得巷子里的邻居都扒着墙听。

舅母生辰那日,天刚亮,马车就停在了老宅门口。黛玉穿着石青褂子配藕荷色裙子,鬓边插着支珍珠簪,是母亲留下的旧物,一晃就闪;林如海穿着新做的藏青官袍,手里捧着玉雕摆件,精神得很。

到了荣国府,贾母早已在正房等着,见了黛玉就拉着她的手:“我的心肝,好些日子没来,奶奶可想你了。”

宴席设在大观楼,桌上摆着满满的菜,有烧鹿肉、糟鹌鹑,还有舅母爱吃的火腿炖肘子,热气腾腾的,香得人直咽口水。贾母让众人都喝了点寿酒,说是“沾沾喜气,一年都顺顺当当”。

湘云喝得脸颊通红,拉着迎春要划拳,迎春被她逗得直笑,也学着出了个剪刀,却比不过湘云的拳头,输了杯酒,小口抿着,眼里闪着光。

宝玉给黛玉夹了块肘子,轻声道:“这肘子炖了三个时辰,烂得很,你尝尝。”又凑到她耳边,“等会儿我给你吹笛,就咱们俩听。”

黛玉笑着点头,心里暖烘烘的。前世舅母的生辰,她总是病恹恹的,连宴席都坐不住,如今坐在这热闹里,看着长辈们的笑脸,才知这寻常日子里的团圆,原是这般珍贵。

戏台上唱着《蟠桃会》,仙女们的水袖一扬,像撒了把花瓣,引得众人喝彩。轮到宝玉吹笛,他站在廊下,笛声一响,满座都静了,《醉花阴》的调子柔得像水,混着桂花的香,漫了满楼。黛玉听得入神,忽然觉得眼眶有些发热——这一世的秋天,因为有这么多人陪着,变得格外温柔。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