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中文网

北仑中文网>红楼之绛珠传 > 第43章(第1页)

第43章(第1页)

忙活了一个时辰,总算做出了两盘糖瓜,有元宝形的,有鲤鱼形的,还有几个被湘云捏得不成样子的,倒像只小刺猬。众人看着自己的成果,都笑得合不拢嘴。迎春拿起个元宝糖瓜,小声说:“我……我要把这个给老太太,保佑她身子骨硬朗。”

“我要把这个鲤鱼的给宝姐姐!”湘云举着个歪歪扭扭的糖鱼,“祝她年年有余!”

宝玉则拿起个做得最精致的糖瓜,递到黛玉面前:“这个给你,像你做的诗一样,又甜又雅。”

黛玉接过糖瓜,指尖触到温热的糖面,心里忽然一暖。前世的小年,她总是独自一人坐在窗边,听着远处的笑语,连灶王爷的画像都是紫鹃替她贴的,哪有这般热闹。如今暖阁里的炭火烧得旺旺的,身边的人笑得真切,手里的糖瓜甜得暖心,才知这寻常日子里的烟火气,原是这般珍贵。

傍晚时分,贾母让人来传话,说灶王宴设在荣庆堂,让姑娘们早些过去。众人收拾妥当,往荣庆堂走去,雪地里印着串串脚印,像串起的珍珠。湘云拉着迎春的手,蹦蹦跳跳地走在前头,嘴里还哼着刚学的灶王歌,迎春被她拽着,脚步轻快了许多,脸上也带着笑。

荣庆堂里早已摆好了宴席,桌上的菜都是些吉利吃食,有红烧鱼、炖整鸡,还有象征“年年高”的年糕。贾母坐在上首,看着姑娘们进来,笑着招手:“快来坐,刚蒸好的糖包,趁热吃。”

宴席上,大家轮流给贾母敬茶,说着吉祥话。湘云说:“祝老太太像南山松,活一百岁!”逗得贾母直笑;迎春则小声说:“祝老太太……身子安康,天天开心。”虽简单,却说得真诚,贾母拉着她的手,夸她“越来越懂事了”。

宝玉给黛玉夹了块年糕,轻声道:“多吃点,黏黏的,像咱们现在的日子,团团圆圆的。”

黛玉笑着点头,心里像被什么东西填满了,暖暖的。她看着眼前的热闹,看着贾母眼角的笑纹,看着姐妹们脸上的红晕,心里的暖意,早已把所有的寒凉都驱散了,像这暖阁里的炭火,烧得旺旺的。

回到潇湘馆时,已是深夜,雪还在下,像撒了把碎盐。黛玉把宝玉送的糖瓜放在案上,旁边摆着迎春绣的灶王爷像,烛光下,一切都显得那么温馨。她坐在灯下,提笔在纸上写下:“雪落庭阶寒渐远,情融暖阁岁常安。”字迹落在纸上,带着点轻快的暖意。

除夕团圆宴

小年过后,园子里的年味就像蒸锅里的热气,渐渐浓了起来。潇湘馆的竹枝上挂起了红灯笼,红绸在风里飘得像火苗,紫鹃和雪雁正忙着剪窗花,剪刀在红纸上转着圈,剪出个胖娃娃抱鲤鱼的样子,引得黛玉也凑趣,剪了朵并蒂莲,贴在窗棂上,倒比买来的还精致。

这日清晨,黛玉正对着铜镜试穿新做的衣裳,是件海棠红的撒花袄,领口滚着白狐毛,袖口绣着缠枝纹。紫鹃在旁笑着说:“姑娘穿这颜色,比园子里的红梅还艳几分,老太太见了定欢喜。”

话音刚落,就见湘云掀着帘子跑进来,身上裹着件石青缎子袄,头上戴着支赤金点翠的凤钗,是贾母刚赏的,走路时钗头的珠子叮当作响。“林姐姐!你看我这钗子好看不?老太太说过年就得戴得喜庆些!”她手里还捧着个描金盒子,“这是宝二爷让我给你送来的,说是苏州新到的花样子,让你挑挑做鞋面。”

黛玉打开盒子,里面是几张绣样,有缠枝莲、并蒂梅,还有湘云最喜欢的海棠,针脚细密,颜色鲜亮。“难为他总记着这些,这海棠样儿真好看,就用这个吧。”她指着案上的茶盘,“刚沏了碧螺春,配着昨儿做的糖瓜吃正好。”

湘云拿起块糖瓜,咬得咯吱响:“前儿听凤姐姐说,除夕要在大观楼摆团圆宴,还要守岁放爆竹呢!我长这么大还没放过爆竹,听茗烟说响起来像打雷,真的吗?”

“小孩子家别总想着玩爆竹,小心炸了手。”黛玉笑着点了点她的额头,“不过守岁时倒可以点些小烟花,像撒金似的,好看得很。”

正说着,迎春和探春来了。迎春手里捧着个布包,里面是她新绣的荷包,青缎面上绣着个聚宝盆,盆里堆着金银珠宝,针脚比从前更匀,连元宝的纹路都绣得清晰;探春则拿着本《岁华纪丽》,翻到“除夕”那页,“这里写着守岁要吃馄饨,说是‘混沌初开’的意思,咱们让厨房多备些,再加点虾仁和荠菜,鲜得很。”

“二姐姐这荷包绣得真见功夫,聚宝盆的金边用了盘金绣吧?看着像真的金子在闪。”黛玉拿起荷包,指尖拂过用金线绣的元宝,“这配色用了泥金兑赭石,比真的元宝还亮堂。”

迎春的脸微微发红,捏着衣角道:“是……是三妹妹教我用了钉线绣,说是这样珠宝的轮廓更分明,像摆在眼前似的。”

探春在旁补充:“我还让她在荷包底绣了几片祥云,用银线勾的边,你看,在光下像真的云彩飘着呢,这样才显得吉祥。”

众人正赏着荷包,宝玉掀帘进来,身上带着股寒气,斗篷上沾着雪粒,手里捧着个紫檀木匣。“我刚从库房来,见去年的宫灯找出来了,是琉璃的,里面点上蜡烛,映得墙上都是花影,给你送来挂在院里。”他打开匣子,里面的宫灯雕着八仙过海,琉璃罩子透亮,“前儿让小厮们打扫了,擦得干干净净,晚上挂起来定好看。”

湘云立刻抢过宫灯要去挂,被紫鹃拦住:“傻姑娘,这琉璃脆得很,仔细摔了,让小厮来挂才稳妥。”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