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仑中文网

北仑中文网>围观大唐很路人作者风雨琉璃 > 14第 14 章(第2页)

14第 14 章(第2页)

萧青梧和9527在心里嘀咕着,一点没注意到御史的脸色变得十分精彩。

他当即就要再次出列,想劝皇帝从重处罚,好证明他这言官的工作并不是政治作秀,而是真正地在履行监察百官的职责。好在身旁一位资历稍长的御史眼疾手快,暗暗攥住了他的袖口,递过一个不赞同的眼神。

那御史正在气头上,被这么一拦,更是恼火,猛地一甩袖子意图挣脱。动作间,手中的象牙笏板“啪”地一声,不偏不倚正好敲在了拉他那位同僚的手背上。

被砸的御史吃痛,飞快地缩回手,带着愠色的眼神没好气地扫了对方一眼,心中暗骂:这莽夫!

出列弹劾的御史理智稍回,只得将这口憋闷之气硬生生咽了回去,重重哼了一声,铁青着脸,梗着脖子退回了班列之中。

李隆基自是下方那些小动作看在眼里,他重重咳嗽一声,目光略带不满地扫过神情各异的臣子们,正要开口让朝会继续,侧后方响起的声音再次打断了他。

【我看看……嗯,很标准的人生赢家啊。】萧青梧快速浏览着9527提炼出来的人物生平,暗自在心里嘀咕,【居然活到了86岁,好高寿,而且仕途也没什么波折,一路平稳步步高升……啧啧,李白看了要流泪,杜甫看了要心碎。】

【贺知章的人生经历确是唐代文人中少有的完美,他官运亨通,交友广阔,诗名远扬,地位清贵尊崇,完整地经历了初唐到盛唐的辉煌,见证了开元盛世,并在安史之乱爆发前离世,避免了目睹唐朝由盛转衰的悲惨景象,这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幸运。】

萧青梧想了想9527这话,不由暗暗点头。

她调出贺知章几首知名代表作,将它们放在同一个页面中来回对比欣赏,心中不由感慨。

【还真是这样,难怪我印象里贺知章写的诗,风格都很洒脱阔达呢,没有一首是很苦的,这说明什么?说明他的人生里压根就没有大多数诗人都会经历的那种极度苦闷失意的时候啊!】

而在其他人视角下,萧青梧身后突然出现一张泛着莹白色光芒的巨大画布,上面写满了诗文,每一首的题目下面,署名俱是贺知章,显然,这些诗全是他一人所做。

群臣们神情惊异,但很克制地没有发出太大动静,只是将灼热的好奇的视线紧紧放在上面,心中默念这些诗,一边为诗人的才华感叹,一边又在暗暗琢磨“安史之乱”、“由盛转衰”这几个字,以及抑制不住的对贺知章的羡慕。

人生赢家这个词太准确了,他贺季真可不就一路赢么,武周时期的状元,随后一路至国子四门博士、太常博士,后又被张说荐入书院,现在更是成了东宫近臣、储君师友,再听那女子的预言中,往后还会更进一步,荣华加身安享晚年,更有诗篇流传于后世,铸就文名。

幼而学,壮而行,老而归,身后名,文人终其一生都在追求的至高理想,每一样都完美践行了,这、这真是让人嫉妒羡慕得眼珠子都红了!

贺知章在同僚们复杂的眼神中,竭力让自己嘴角不要翘得太高。

现在是该高兴的时候吗?那必然不是,没看陛下因为“由盛转衰”这几个字瞬间铁青的脸色么?克制克制,万万不可过分得意,贺知章啊贺知章,你岂能因一己之喜,而忘乎庙堂之忧、君王之虑?

9527接着萧青梧的话,语气平稳不带感情地继续说:【您说得很对,另外,贺知章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与影响力,除了本身具有才华,一定程度上也源于他慧眼识才、提携后进的雅量,最广为人知的事迹之一,便是在长安初遇当时尚且声名不显的李白,读其《蜀道难》一诗后顿时惊为天人,当即便称其为“谪仙人”,并解下身上的金龟换酒与之共饮,成就了“金龟换酒”的千古佳话。李白“谪仙人”的称号便是由此而来。】

【我知道这个!贺知章可是李白命中的第一伯乐啊!】一提起李白,萧青梧便忍不住激动,声音都高了几分,【如果不是贺知章,李白说不定还得再蹉跎十年才能当上官!他人也太好了吧!】

爱屋及乌,一想到这是偶像的贵人和好友,她看贺知章的视线比先前更热情了几分,亮晶晶的星星眼中满是崇拜与赞叹。这突如其来的、近乎炙热的目光,让贺知章本人和殿内群臣都感到一阵错愕与不解。

先前谈及贺知章的诗文与官运时,这女子虽也流露欣赏,却远不似此刻这般…澎湃汹涌。

这样的改变,是因为说到贺知章提携了李白,免去李白蹉跎之苦。难道说,在后世看来,即便贺知章自身有“少小离家老大回”这般足以传世的诗句,其最大的荣光,竟在于提携了那个名为李白的人?他的文名与政绩,竟需与这李白捆绑,方能更显璀璨?

殿内响起一片几不可闻的抽气声,群臣心中掀起无数惊涛骇浪。

这李白,究竟是何等惊才绝艳的人物?

难道真如贺知章所说,乃是天上贬入人间的仙人不成?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