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中秋过后苗应要回一趟娘家,因为上回苗东说他的婚期就定在八月十九,他得回去看能不能帮上什么忙。
霍行本想跟他一起,但因为家里这边盖房子他也走不开,所以苗应让他八月十八再过去。
苗应一个人回的,他现在也能找得到路,到家的时候家里正热火朝天地准备着,院子里来来往往的都是人,应该都是他家的亲戚。
苗东忙碌间看见站在门口的苗应,把他拉进院子里:“你怎么才来?叫人了没有?”
苗应摇头,虽然说是他家的亲戚,但他一个都不认识,苗东戳了一下他的脑门儿,又瞪了他要一眼,随后带着他挨着去喊人:“二叔公,三叔母,四爷爷……”
不过在苗应意料之内,这些亲戚对他的态度都不咸不淡的,估摸着还是因为从前原主的名声,可能还因为他们家是先嫁苗应,再是苗东娶亲,亲戚里难免有些意见。
苗应对他们的态度也不在意,反正以后打交道的机会少。
等喊完人,苗应躲进灶房里,灶房里只有刘琼一个人,他才松了口气:“娘。”
“就你回来啦?霍行呢?”刘琼见他一个人,放下手里的活,“家里房子修得怎么样了?有没有什么困难?”
“都挺好的娘,霍行还在家看着呢,我让他十八再过来。”苗应看了一眼灶房,里面堆了好多菜,应该是做席准备的。
“要坐多少桌啊?”苗应从菜堆里摸出一个土豆拿在手里玩,玩得一手的泥。
“不多,也就个七八桌。”刘琼笑,他们家在村里也没多少关系亲近的邻居,约莫是他们一家都长得凶神恶煞的吧。
“请的席面吗?”
刘琼点头:“一桌工钱三百文,菜钱咱们家自己出。”
苗应点点头,他没问彩礼的事情,怕娘心里不舒服,但没想到刘琼却告诉了他:“彩礼是六两六,凑个六六顺。”
他们又闲聊了一会儿,外面突然有人急急地闯进来,就要找苗大海。
苗应跟着一起出去了,就听见苗大海怒吼:“不来了?我菜都买好了,你跟我说不来了?”
苗大海个子大,声音粗,发起火来更是渗人:“你当我家缺这点钱?”
苗应凑过去,苗东的面色也不好看,听见苗应问,才对苗应说请的做席面的人来不了了,那边觉得理亏,赔了一倍的定金,订金五十文,还了一百文回来。
眼看着婚期到了,席面请不到,这说出去了得让人笑掉大牙,还下新媳妇的面子,以后要是翻起旧账,那可是要家宅不宁的。
苗应低声问:“请不到别的了吗?”
“一般这样的事情都是提前一个月说,没有这样临时反悔的。”苗东锤了一下墙。
苗应想了想:“如果只有八桌的话,我应该能做得出来。”
虽然先前说要给苗东做席面,但大家都当这话是开玩笑的,眼下这个情况,苗应也只能死马当活马医了。
“你能行吗?”苗东还是不太相信苗应,虽然他现在跟以往不太一样,但这毕竟是他的婚礼,他还是怕出什么岔子。
“不然你们也准备着找人,实在找不到的话,哥你也信我一次,我一定给你把这宴席办好。”
等送走了来帮忙的亲戚,晚上一家四口关起门来在家里商量,苗应说了自己的想法。
苗大海跟刘琼也又不信任,但也实在没办法,只能让苗应先准备着,再看看后面有没有转机。
苗应躺在娘家的床上,脑子里已经在想十九的席面该怎么做了。
三个凉菜,三个热菜,两道蒸菜,一例汤,这是苗应问到的现在的席面规格,这已经是最低的规格了。
凉菜的话可以做凉拌耳丝,凉拌花生米,凉拌心肚,热菜的话红烧肉,红烧鸡,红烧鸭,蒸菜的话,一个蒸蹄髈,一个扣肉,汤的话就熬上一锅猪骨汤。
苗应睡着了之后,做梦都是席面的菜式,还有很多猪来拱他。
第二天苗应把菜单说了出来,苗大海和刘琼就愣了愣,苗应以为不够好,于是又问是不是要再加点什么。
苗东这才说:“原本的席面是三个凉菜都是素菜,热菜就是一锅大锅菜,更别说什么蒸菜汤菜了。”
“这样的席面还要三百文工钱?”苗应也愣住,他以为能收这些钱,起码做的规格得跟他一样,“别找席面了,我来做。”
苗应一锤定音:“但我得回趟家准备点东西。”
两家离得太远,苗应身体又不是太好,所以苗大海借了牛车送他。
他们着急忙慌地回到家里,恰巧霍行在家,看到他的时候还愣了一下,以为出了什么事情,听见苗应说完之后,就知道苗应想要做什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