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奏疏分级
朱由检扬了扬眉。
不错效率挺高。
高时明说罢,又指着其中一些封面贴着红条的奏疏道:“凡司礼监与内阁定级不一致的,都已贴了红条,以作区分。”
朱由检满意地点了点头。
这才对嘛,总不能连买卷卫生纸的小事,都要他这个皇帝来亲自批阅。
他伸手,先将那两本被司礼监定了“甲”字的奏疏拿了过来。其中一本,内阁也定了甲,另一本,内阁却只给了丙。
第一本,是兵部武库司督学主事李埏所上,洋洋洒洒,列举了武学学政七条建议。
朱由检叹了口气,打开一翻,果不其然。
通篇都是些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正确废话,大谈特谈武学教育的重要性,言辞恳切,忧国忧民之情几乎要溢出纸面。
然后列了一些禁止冒籍、严格校试、重视将材教材的废话策略。
这便是典型的大明公文,看似宏大叙事,实则空洞无物。
也无从去评定,这件事到底做到什么程度算好,什么程度算坏。
他又看了看内阁与司礼监附上的定等理由,都是以“武学教育事关国家根本”,故而定为甲等。
这理由倒也说得过去。
无论从大明朝对教育的重视程度,还是从国家政事的角度,将武学之事定为甲等,都毫无问题。
但——这篇文章,实在不行。
朱由检摇了摇头,对高时明说道:“你昨日也见了朕与薛国观的对问。以后,凡是此等没有详细施行方案的策论,一律在原级别上,下调一等。”
“臣遵旨。”高时明躬身称是,心中却暗自寻思。
皇帝的偏好,已经几乎是摆在明面上的了。
朱由检放下这本,又问道:“薛国观的新奏疏,上来了吗?”
高时明从另一迭里,将那本贴着红条的奏疏抽了出来,呈上道:“就是这一本了。”
“内阁定级,以京中修路事,定为丙等。但阁臣们念及是陛下亲自交办,便擢升一等,定为乙等。”
“司礼监则认为,此乃陛下新政之始,当为甲等。”
朱由检满意地点了点头。
单论区区修路一事,放在往常,定为丙等甚至丁等,都属合理。
内阁愿意上调一等,已经是在揣摩君心了。
但果然,还是高时明这些日夜跟在身边的内侍,更能明白他的心意。
他打开奏疏,快速过了一遍。
整份奏疏,确实较之最初的版本,详实了许多,字里行间,隐隐已经与如今通行的那些空泛策论,不是一个物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