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霞与路人,都那么陌生。
登基以来,除了少数几日,他完全依赖司礼监做过滤,其余时间,他都是亲力亲为,一份份将这动辄数百的题本,一个人全部过完。
每次用时,少则一个时辰,多则两个时辰。
今天这突如其来的高效,让他满心都是轻松与快乐。
正当朱由检准备宣布今日工作到此结束时,一旁侍立许久的高时明,却轻轻咳嗽了一声。
“陛下,这里……还有几份呢。”
朱由检顺着他的目光看去,这才发现在那四堆高高的奏疏旁,还孤零零地放着几本奏疏,以及一个上了锁的黑漆木盒子。
高时明上前一步,轻声解释道:“陛下,这几份,是李国普大人、杨景辰大人所奏的贪腐密折,其中杨大人的奏疏,装在木盒子中呈上。”
“此外,还有刘若愚、曹化淳、郑之惠三位公公,分别就宫中人事、财税、监察三事所呈的内宫奏事。”
他补充道:“这几桩事,或是密奏,或是内宫中事,按制不走内阁。司礼监觉着事也不多,因此也未做定等,全部呈于陛下御览。”
朱由检陡然从“提前下班”的悠闲状态中,清醒了过来。
也罢,只剩这几份而已。
他嘴角噙着一丝笑意,伸手拿起一本奏疏,说道:“确实没有几份……高伴伴,有心了……”
话未说完,他的手,却猛地顿在了半空中。
等等!
一个念头,如闪电般划过他的脑海。
他突然意识到,随着他的密折制度越推越广,这桌角区区几份的奏疏,很快就会膨胀为数十份,乃至数百份!
甚至不说密折,随着厂卫重构完成,他伸向大明各地的触角越来越多,他需要处理的信息量级,也必将呈几何级数暴涨。
到了那个时候,如今的司礼监和内阁,恐怕就难以承受这等信息量级的工作了。
朱由检轻轻用指节,叩击着光滑的御案,发出笃、笃、笃的声响。
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有件事情,他之前一直没有细想,但此刻看来,却必须提前规划了。
现有的司礼监和内阁,终究只是这个时代的产物,是农业帝国治理模式的巅峰。
但随着他伸向大明各地的触角越来越多,他需要处理的信息量级,也必将呈几何级数暴涨。
他需要的,是一个更现代化,也更专业的机构。
不再是以文官、太监这样去区分,而是取财税、军事、科技、谍报、人事、舆情等各方面的职业官僚进入才是。
整个机构应该是百人以上的规模,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司礼监十数人+内阁三人的小班子。
有意思,朕居然要提前开设军机处了吗?
不对……或许应该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