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只觉得一股寒气从脚底直冲天灵盖,齐齐看向朱由检,想从这位年轻帝王脸上探寻出一丝一毫的情绪。
倪元璐的眼神中甚至流露出一丝哀求。
好在,朱由检只是缓缓地、坚定地摇了摇头。
他的声音里带着一丝悲悯,一丝决绝。
“但是,若一个国家,需要靠着它的子民亲手溺死自己的婴孩,才能维持所谓的千秋万世。”
“这个国家,真的还有千秋万世的必要吗?”
“这个国家,真的还配谈论什么‘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还配谈什么孔孟之道吗?”
吴孔嘉闻言,竟也长长地松了一口气,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担。
他俯身长拜,声音哽咽:“陛下圣明,微臣……微臣失言。”
就在此时,沉默了一会的齐心孝,突然抬起头,眼中爆发出惊人的光彩,他上前一步,急切地问道:
“陛下!此‘民地之争’,陛下心中是否已有解法?!”
众人心中一凛,所有的目光,瞬间汇聚到了朱由检身上。
面对着臣子们期盼的目光,朱由检却失笑摇头。
他看着眼前众人,缓缓说道:
“朕也说过,在信王府时,朕不过是时常读书罢了,并无名师指导。”
“那么,为何朕会读到这些在你们看来奇奇怪怪的东西呢?”
几人屏息凝神,专注地听着。
朱由检一字一顿地说道:“不过是‘实事求是’四个字罢了。”
“所以,齐爱卿此问,实在为时过早。”
“欲问此事是否有解,需先问此事是否为真。”
“这,便是朕今日召诸位进来的真正原因。”
话音落下,他转头对侍立一旁的高时明示意。
高时明躬身领命,从一旁的托盘中,将几份早已准备好的册子,递到五人手中。
五人连忙接过,垂目看去。
只见那册子的封面上,用端正的楷书,写着一行醒目的大字——
《人口增长速度考察——以京畿地区为例》
朱由检的声音再度响起,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威严。
“你们下去,好生看看,仔细探讨。朕的要求,都写在册子里了。”
“十日之后,日讲再开。朕希望看到的,是一份扎扎实实的、能告诉朕真相的结果。”
他的语气变得幽深而悠长。
“好好做罢……”
“或许,在澄清问题的过程中,你们自己,也能窥见解此难题的答案呢?”
话说到此,他不再多言。
转身,拂袖。
“下去吧,朕等着你们的好结果。”
众人相互对视一眼,从彼此的眼中都看到了深深的震撼与茫然。
他们不敢再多问,只能躬身行礼,缓缓退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