盼与夫君共赏。
搁笔之后,她差人将花笺送去了尚书府。
她可不要将写满心事的信都塞在一只紧紧锁上的宝匣中-
三月三日天气新,永定河畔人如织。
谈思琅一手握着团扇,一手却已与谢璟十指相扣。
她藏在团扇后,偷偷低笑。
应该没有人是这样相看的吧。
她偷瞄了一眼谢璟。
哪知谢璟也在看她。
谈思琅佯嗔道:“谢大人,看路呀,河畔游人这样多,一阵撞到人了可怎么办?”
谢璟笑着应是。
二人安安静静地在热闹的河畔走了小半刻钟。
谈思琅的肩膀时不时碰到谢璟的手臂。
谢璟忽然开口:“谈姑娘。”
谈思琅侧过脸去看他:“嗯?”
这人怎么忽然这样叫她!
谢璟正色道:“在下姓谢,名璟,表字子瑜,泰和九年得中探花,如今忝居大理寺卿之位。”
谈思琅扑哧一笑,手中的团扇一歪,露出她盛装打扮的俏脸:“我姓谈,名思琅,小字悠悠。”
那日她不过是说笑而已,其实就是想与他踏青罢了。
他怎么还真的演起来了。
好傻哦。
但是好开心。
二人装模作样地说起些时下年轻男女相看时会说的套话。
谢璟继续道:“我喜爱丹青。”
“我喜爱制香。”谈思琅笑盈盈地配合谢璟,说起这些他们分明就早已知晓的事情。
说着说着,就变成了说对方的喜好。
团扇已被谈思琅塞到了谢璟手中,二人在明媚的花光柳影间、坦坦荡荡地相视而笑。
他们竟已这样了解彼此。
走过一株开得正好的海棠树时,谢璟脚下一顿:“少时我埋首书卷,性子有些阴沉,曾吓到过一位好心的女郎。”
谈思琅微愣,不知谢璟这又是哪一出。
谢璟缓缓道:“后来,我见过那位女郎比韶光更为灿烂的笑容,也见过那位女郎手中绚烂的烟花。原来,那位被我吓到的女郎,竟是我这一卷平平无奇的画中不可抹去的、浓墨重彩的一笔。”
当然,他也见过这位女郎认真又倔强的泪光。
他侧过身去,折了一朵开得正好的海棠:“今日是泰和十五年的三月初三,历书上说,宜嫁娶。”
“嗯?”谈思琅的脸有些热。
“不知这位女郎可愿嫁给我?”
河畔人来人往,谈思琅却仰起脸,轻啄了一口谢璟的唇角。
谢璟在一声比百花醴更为甜润的“愿意”中,将手中的海棠簪在谈思琅鬓边;也将他怦然心动的瞬间,连同往后每一个与她相伴的瞬间,都簪在了她的鬓边-
正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