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传道授业解惑
晨曦初上,此时的红雾最淡,东边天际裂开一道细小金边,如同一根金针刺破幽冥的惟幕。
石屋內,萤光蝶晶灯已然亮起,近百名孩童端坐在骨椅上,腰背挺得笔直,兽皮蒙书在石桌上摊开。
牛清晏坐在最前排,摇头晃脑的,辫子上的铃鐺隨著动作轻轻晃动,他目光紧紧锁定桌面上的太古文字;银髮少女垂眸轻念,发间银羽隨著呼吸微微颤动;鳞甲少年则半趴在桌上,尾巴无意识地在地面扫出沙沙声,嘴里却一字不差地跟著诵读。
“走兽驰原,鳞甲潜渊;羽禽翔空,人族立焉;古族通灵,星火相传;竞生共息,斗而未残。。
”
领读的声音清朗如钟,俞珩负手立於台前,玄黑色的道袍在光影中流转微光,他每念一句,玄岩板上的太古文字便隨之亮起金辉,化作飞禽走兽、鳞甲生灵的虚影,在空中盘旋环绕。
孩子们的声音渐渐匯聚,越来越响亮,朗朗读书声衝破石屋,引得远处劳作的村民纷纷驻足,
脸上露出欣慰又骄傲的笑容。
每日的晨读已是近百名孩童的必修课,俞望著这一幕,唇角不自觉勾起笑意。
他想起在古心镇时,那些女徒弟虽可爱,却总爱耍些小聪明,课业常敷衍了事;哪像眼前这些孩子,態度端正,捧著蒙书如获至宝。
每个孩子都神情专注,大声诵读,对於俞珩布置的课业保质保量完成,丝毫不敷衍,比他那群女徒弟听话多了。
俞珩指尖不经意间划过腰间悬掛的青铜铃鐺,那是前日牛清晏偷偷系上的,说是能“招来好运气”。
他的目光扫过坐得笔直的孩童们,最终落在第一排那个虎头虎脑的身影上“白啸嶂。”他的声音温和,眼中含笑:
“为师问你,自然生万灵,古族居於其中,应当如何与万灵相处?”
虎牙少年猛地站起身,骨椅在石板地上拖出清脆声响。
他金色的瞳孔在晶灯下熠熠生辉,脖颈处若隱若现的白色绒毛隨著略显急促的呼吸微微起伏,
或许是紧张,他下意识紧了蒙书边缘,兽皮封面被捏出褶皱,却仍昂首挺胸:
“老师教我们《万灵颂》曾言:“弱肉强食,天道循环;爪牙爭锋,术法周旋;各守其界,不破天然。。。。。。”他声音洪亮,在教室迴响,
“这正符合我们每日所诵:『竞生共息,斗而未残”之言!”
俞珩抬手轻拍,掌心进发金辉,在空中化作朵朵金莲,缓缓落在少年肩头:
“不错,”他眼角眉梢皆是满意,
“啸嶂敏而好学,深得为师之心,下晨课之后你来我桌前共食。”
“多谢老师!”白啸嶂闻言眉飞色舞,得意地扫视一眼身旁的牛清晏,
“我每天回去帮阿爹扯完地薯藤后,还要拿出蒙书研习至深夜,不仅完成老师留下的课业,还要反覆回忆今天一天所得!”
“好,好,好!”俞珩连道三个“好”字,
“啸嶂不仅天资颖慧,举止勤谨,难得孝悌彰於亲族,”俞珩的声音满是讚赏,指尖凝出一缕金辉,在玄岩板上勾勒出一个“孝”字,
“万灵共处之道,始於修身,终於护族,啸嶂今日所言,正是应了这其中真意。”
白啸嶂胸脯挺得笔直,眉梢眼角都浸著得意的光,不住地冲身旁牛清晏挤眉弄眼,將对方红的脸色尽收眼底。
当他仰起下頜,神气到连鼻子都快翘上天时,俞珩突然勾起唇角,眼中闪过一抹狡:
“啸嶂如此聪慧,为师心中甚慰,只是为师心中还有一问,不知你可愿当眾为师兄弟解惑?”
白啸嶂胸膛拍得震天响,话语里满是少年人的锐气:
“老师但问无妨!”
俞珩指尖轻点石桌,目光扫过满堂弟子:
“古族血脉神异,天生强大,可以说得天独厚,万族差之远矣,完全可以凌驾、驱使它族,为何还要遵循『各守其界,不破天然”呢?”
白啸嶂脸上的得意一下消失,眉头紧锁,他从未想过这类问题,
“各守其界,不破天然。。。。。。”他喃喃重复著这句每天诵读的话,眉间拧出深深的不解,
“是啊。。。。。。为何呢?”
牛清晏逮住转瞬即逝的良机,猛地站起来,眼中进发兴奋光芒,大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