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驻地。”郑副司长看着窗外,解释道,“为了保密,项目组的办公和研发地点,设在了西郊的一个独立院落里,对外挂的牌子是‘轻工业部第三招待所’。”
李峰点了点头,心中了然。
这种做法,是这个时代保密工作的常规操作。
汽车又行驶了大约半个小时,在一个看起来毫不起眼的大门前停了下来。
门口没有哨兵,只有一个穿着蓝色工作服的门卫,看到车牌后,立刻打开了铁门。
车子驶入院内,李峰看到了一栋灰色的二层小洋楼,样式很普通,墙皮甚至有些斑驳,周围种着几棵高大的梧桐树,秋风吹过,落叶满地,显得格外静谧。
从外面看,这里确实像一个许久没有接待过客人的招待所,普通得不能再普通。
可当郑副司长领着他推开小洋楼厚重的木门时,眼前的景象,却让李峰的瞳孔猛地一缩。
与陈旧的外表截然相反,楼内的世界,仿佛一步跨入了另一个时代。
宽敞的大厅被完全打通,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工作区。
地面铺着防静电的胶皮地板,天板上,一排排崭新的日光灯管将整个空间照得亮如白昼。
数十名穿着白色工作服,戴着眼镜的研究人员,正行色匆匆地忙碌着。
有的在调试着一排排高大的机柜,机柜上指示灯闪烁,发出轻微的“嗡嗡”声,有的围在一张巨大的图纸前,激烈地讨论着什么;还有的,正小心翼翼地将一卷卷电缆,顺着墙角的线槽进行铺设。
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新设备特有的、略带一丝灼热的电子元件味道。
“怎么样?”郑副司长看着李峰脸上惊讶的表情,颇为自得地笑了笑,“这里,就是我们项目的‘心脏’了。”
他指着那些正在安装的巨大机柜说道:“这些,是我们通过各种渠道,从老大哥引进的乌拉尔系列计算机的散件,目前硬件组的同志们正在进行组装和调试,但进展……不太顺利。”
李峰的目光扫过那些机柜,眉头微微皱起。
以他的专业眼光,一眼就看出了问题所在。
这些机柜的布局、线路的连接,存在着很多不合理的地方,不仅会影响散热,更会造成严重的信号干扰。
“除了硬件,我们还从各大高校和科研院所,抽调了一批顶尖的数学和物理方面的人才,组成了软件和理论团队,带队的就是费伟教授,不过费伟教授还在计算机研究所做交接,等明天他才能到位。”郑副司长带着李峰,一边走一边介绍。
他们穿过繁忙的大厅,来到一楼的另一侧。这里被隔成了几个独立的办公室和实验室。
“这边是电源室,为了保证计算机稳定运行,我们专门从西方进口了两台大功率稳压设备,当然!因为是临时筹建的项目所以这是从工业部借过来的。”
“那是资料室,里面存放着我们能找到的所有关于计算机技术的文献资料,大部分是俄文和英文的。”
“二楼是研究员的办公室和休息室,条件虽然简陋了点,但该有的都有。”
郑副司长如数家珍地介绍着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
李峰能感受到,这位老领导为了这个项目,倾注了多少心血。
这里就像是他的孩子,每一个细节,他都了如指掌。
参观了一圈后,郑副司长带着李峰回到了大厅中央。
他拍了拍手,清脆的掌声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
“同志们,大家先把手里的工作停一下,都过来一下!”
正在忙碌的研究员们纷纷停下了手中的活,好奇地围了过来。他们的目光,都集中在了郑副司长身边那个过分年轻的身影上。
人群中,有白发苍苍的老教授,也有和李峰年纪相仿的青年才俊。他们都是从全国各地抽调来的精英,每个人都带着几分属于技术人员的傲气。
他们打量着李峰,眼神里充满了疑惑和不解。
“这是谁啊?这么年轻?”
“不知道,看着像个刚毕业的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