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包括李峰在内,都吃住在这里。
白天,实验室里是噼里啪啦的焊接声和仪器发出的蜂鸣声;晚上会议室的灯光常常彻夜通明,激烈的技术讨论声不时传出。
每个人都瘦了一圈,眼眶里布满了血丝,但精神却异常亢奋。
他们亲眼见证着,一块块独立的电路板被调试成功,一个个功能模块被组装起来,那台寄托着无数人希望的“钢铁巨人”,正在他们的手中,一点点地成型。
李峰更是整个团队的主心骨。他仿佛不知疲倦,哪里有难题,哪里就有他的身影。核心组的电路设计遇到了瓶颈,他过去三言两语就能点拨清楚软件组的编译算法出了bug,他能坐下来陪着研究员一起,逐行逐行地检查代码。
他的大脑,就像一台超高效率的计算机,精准地控制着项目的每一个环节,解决着每一个冒出来的难题。
七十三天后。
一个晴朗的下午,项目组的核心机房里,挤满了人。
所有小组的负责人都到齐了,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紧张和期待。
在机房的正中央,矗立着一个由数个机柜组成的庞然大物。无数的电线像藤蔓一样,将它们连接在一起,指示灯在面板上不停地闪烁,风扇发出低沉的嗡嗡声。
这就是他们奋战了近一个月的成果——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原型机。
“各单位准备情况汇报!”李峰站在控制台前,手持对讲机,沉声下令。
“核心运算单元正常!”王教授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
“存储系统正常!”
“外部接口正常!”
……
“电源系统稳定,电压电流一切正常!”
所有小组汇报完毕,李峰深吸了一口气,目光投向了身边的软件组组长。
软件组组长用力地点了点头,将一卷打满了孔的穿孔纸带,小心翼翼地装进了输入机。
这纸带上,记录着他们编写的第一个综合测试程序,它将命令计算机执行一系列复杂的数学运算,并将最终结果,通过电传打字机打印出来。
“开始!”李峰下达了最终的指令。
机房里瞬间安静了下来,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空气仿佛凝固了一般。
只听见“咔哒”一声,穿孔纸带开始缓缓地送入机器。机柜里的指示灯疯狂地闪烁起来,像是在进行一场无声的交响乐。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每个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突然,角落里的电传打字机“咔啦咔啦”地响了起来。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被吸引了过去。
只见打字机的机械臂,在白色的纸卷上,一个字符一个字符地敲击着。
“1、1、2、3、5、8、13、21……”
“是斐波那契数列!结果……结果完全正确!”软件组组长看着打印出来的数字,激动得声音都变了调。
短暂的寂静之后,整个机房爆发出雷鸣般的欢呼声!
“成功了!我们成功了!”
“天呐!真的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