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离一身浅紫衣裳,笑吟吟地看过去:“多谢兄长。”
家里的药铺已妥善关闭,两人将药铺中未售完的药草全部搬了回来,逐箱清点,只等明日,一同出城。
崔大婶听说他们要搬离京城,拉着阿离的手直抹泪,临走前还送了好些吃食给他们。
“太后娘娘的病究竟是怎么回事?”阿离把吃食都装进食盒,偏头看贺之砚。
他将沉甸甸的食盒接过来,放上马车:“太后娘娘其实并没有病,不过是为了一举铲除朝中的奸佞,好为皇上亲政铺路。”
所以,她才能在辅国公向丞相发难时,及时地醒过来,稳住朝局,以事情还未查明,要还丞相清白为由,令丞相近日无需上朝,再安排自己的人手调查。
贺之砚没有继续说的是,当年他刺杀裴逍的任务,同样来自这位太后娘娘。
多年前,还未入宫的太后救下了身怀有孕的夜行阁阁主,为报恩情,阁主将自己的贴身玉佩交给了她,许诺见此玉佩,夜行阁会完成她的一次委托。
只是刺杀虽成功了,却被丞相查到了一些蛛丝马迹,他并没有声张,而是加快了暗中布局的脚步,这么多年裴家的势力越来越大,在朝中一呼百应,只待太后一命呜呼,丞相便能挟持少帝,坐拥天下。
院外忽然一阵吵闹,阿离放下手中的东西,推开门看过去。
只见外面围了许多人,崔大婶的儿子在人群中间,满脸焦急:“不好了!不好了!官府忽然领着一队当兵的把城门给关了,说是没有宫中的命令,任何人都不许进出!”
“这是为何啊?!”
“我在这京城里住了大半辈子,从未有过这种事情,真是没天理了!”
阿离走近,又听得崔家小子连连叫骂:“不让出城,我明日可拿什么去集市上卖?这不是要我的命吗?”
“是啊!稍有怨言,那群官兵便凶神恶煞,要打杀人呢!”
正在众人群情激奋之际,石长安白着一张脸跑过来,叫停了吵闹的人群。
“时疫……是时疫。
“京城中查出了时疫……”
第22章炮灰白月光21
时疫来势汹汹,原先只是在部分城镇,但当地官员并未重视,直至得病的人为求医不得不向外扩散,人人都争着往京城的方向去,地方才逐渐有奏本送到京城。
那时已经大批难民涌入京城,等朝廷发觉时,城中已有数百人得病,甚至连宫中的杂役宫人也有许多感染的。
可朝廷却正处于新旧交替之际,又因多年内斗,伤了根基,官员们尸位素餐,根本就疲于应对。
一时间,整个京城所有商铺关门谢客,即使在家中也紧闭门窗,人人自危,街上从未有过的萧条。
不过几日,城中因时疫死去的人已达数十人,官府只能每日将这些尸体运至城外乱葬岗,就地焚烧掩埋。
在一个寂静的清晨,思虑多日的阿离敲响了贺之砚的房门。
房门很快打开,她正欲开口,贺之砚像是一早便知她的来意:“你想为那些病患治病?”
阿离郑重点头:“如今京中情形,我不能视而不见,既然无法出城,那能救一个是一个。”
京城中原本有数家医馆,可染上时疫的人实在太多,病患如潮水般蜂拥而至,医馆根本接诊不了这么多病患。
且京城中,尚未有哪家医馆制出了能有效医治时疫的药方,诊治过的病患几服药下去并未见效,便会再次上门,与未诊治的病患混作一团,医馆根本无法维持这样的场面,更有宵小之徒混入其中,出现了偷药抢药的现象。
京城数十家医馆坚持不过五日,为保自身安全,也纷纷关了门。
出不去,又治不好,等待这些病患的就只有一条死路。
“可时疫不是一般的病,稍不注意就会染上。”贺之砚皱眉紧锁。
阿离摇摇头,眼神坚定:“以布巾覆面,可阻隔时疫传染,我再注意些,不会有事的。”
“不可!”贺之砚薄唇紧抿,眼中是不加掩饰的担忧,可话说出口时还是放缓了语气,“古籍上有载,布巾覆面并不能完全阻隔时疫传染,若是——”
阿离食指抵在贺之砚唇上,止住了他后面的话语:“我答应你,我会很小心的,我保证。”
“阿离……”
贺之砚注视着她格外认真的神情,这是她第一次如此强烈地想要做一件事,他不应该阻拦的。
阿离见贺之砚神色有所缓和,继续说服他:“还记不记得我们在普济寺上遇到的那个少年,他也感染了时疫,我与他接触了,却并没有事。”
她拉住贺之砚的手,语气恳求:“而且那日之后我就一直在思考治疗时疫的方子,我心中有数的,兄长。”
贺之砚凝视她良久,轻叹一口气,回握住她的手:“既然已经想好了,那便去做吧,我陪着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