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我会帮兰姐保守秘密的。”
然后她忍不住又问:
“兰姐,刚才你在和谁打电话?看起来,你好像很生气。。。。。。”
“我男朋友,那个混蛋又惹我生气。”张兰兰长叹一口气。
林夏知道张兰兰有男朋友,下课闲聊的时候,她跟同学们说过,而且她男朋友是酒吧的老板,听起来。。。是离他们很遥远的职业,很神奇。
“林夏你有没有男朋友啊?”张兰兰刻意逗她,“据我所知,班上好几个小子瞄着你呢!”
听见这话,林夏脑海里不期然闪过一个穿白衬衫少年的身影,脸红了一下,她急忙摇头:
“没有,我都不喜欢他们。”
“好,咱们小林夏是好孩子,才看不上那几个臭小子呢!不过你可记住了,以后如果处对象,千万要找一个温柔细心的,那种性格大大咧咧大男子主义的,成天就会惹你生气!”
林夏知道她在抱怨自己男朋友,不由笑了起来。能和班主任讨论被视为“十恶不赦”的早恋问题,真是很有趣很稀奇的经历,不是每个学生都有机会遇见的。
“兰姐,下学期你教文科班还是理科班啊?”林夏问。
“我应该是教理科普班。”
林夏又惊讶了:“为什么?你不是语文老师吗?”
张兰兰笑了:“理科班也得学语文啊,而且还得更重视才行,以后文科点班的班主任就是现在教点d班的数学老师。小林夏不偏科,要不要学理继续当兰姐的弟子啊?”
林夏真有些心动了。
徐畅和张兰兰都去了理科班,她自己一个人孤孤单单的去文科班有什么意思?从普班到点班比较困难,但如果只是去普班,应该还是有选择余地的。
当天回家之后,林夏就把想法和林学东说了。
林学东也知道,艺术生学文学理没什么区别,他们家确实没讨论过这个,但他思考了一会儿,还是说:
“周末打电话的时候,你跟妈妈说一下这个事,如果她不反对,那么爸爸没有意见。”
林夏高兴的点头:“好!”
然而她没想到,这件事遭遇了赵倩怡的强烈反对。
“不行!学什么理啊?你必须学文!理科到了高二高三可没有现在那么简单,到时候你的成绩一定会退步的。而且你高三要出去集训,理科文化课落下不好补,少听一节课后面你就跟不上了,别到时候艺考考上了,文化线再没过,那就白努力了!”
“学文不好找工作,学理就业面广。”林夏不得已搬出了徐畅爸爸的说辞。
“你一个美术生管这些干什么?他们所有人一窝蜂选理,到时候我看谁找不到工作。我算过你的成绩排名了,如果学理,你只能去普班,学文的话,如果你期末再考好一点,说不定能分到点班,点班的师资力量都比较好,你的成绩也能再提升提升。”
林夏不服气,垂死挣扎:“但是张老师,和徐畅都去理科班了,我不想去点班,我想和她们在一起。。。。。。”
电话里传来赵倩怡不屑的声音:“老师同学算什么?她们能跟你一辈子吗?她们有你的前途重要吗?你还小,你现在的想法太幼稚了,等以后你就会知道我是为了你好。总之这件事没有回环余地,你必须学文。”
放下电话以后,林夏很难受很难受,很想哭。
其实理智上,她也承认赵倩怡说得句句在理,可心里就是不舒服。
老师同学不重要吗?师生情朋友谊不重要吗?因为她没长大,所以她的感情她的感受就不重要?还是说即便她成为了大人,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依然没有前途利益重要?
就像。。。。。。她和林学东在赵倩怡心目中一样?
她终究和徐畅一样,对于自己的人生大事没有决定权。
算了,就这样吧。
。
就这样,高二开学之后,林夏独自一人去了文科班。
由于全年级一大半的学生都选择了理科,所以原来二十个班级,重新划分为十二个理科班与八个文科班,其中一至三班是理科点班,十三班是文科点班。而原来四个点班的学生更是大多数都选择了理科,这导致理科点班竞争激烈,文科点班反而空出了名额,林夏的综合排名正好卡在分数线,于是就这样稀里糊涂的上了文科点班十三班,这倒是和赵倩怡预估的一致。
然而林夏很快发现,点班的生活对她来说简直是一场噩梦。
在新的班级里,她失去原来高一所有要好的朋友,周围全都是陌生人,唯一的惊喜是初中时的好朋友姜玉华和她同在一个班,但是仅仅一年不见,她变化好大,林夏差点没认出来她。
初中的时候,姜玉华坐在她后面,留了一头又黑又亮的长发,被全班女生羡慕,她是优等生,但是超级臭美,每天镜子不离手,上课也要照来照去,总是穿着最时髦的衣服,时不时的还偷偷化妆,被老师骂过好几次,仍旧我行我素,林夏一直觉得她特别酷。
可是现在的姜玉华,头发剪到耳朵以上,比很多男生都短,而且还有很多白发,满脸冒痘又泛油,戴着一个特别丑特别丑的彩色眼镜,几乎不跟周围任何人说话,每天都只是玩命闷头背单词记笔记。她说头发是她妈妈逼着她剪的,太长了影响学习,分走养分,耽误用脑。
说完这话,她又低头继续抄笔记,没再理林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