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就说你怕不怕吧!”萧遥忍气吞声秉着一个好汉不吃眼前亏的原则。
“九哥以后不会是耙耳朵吧!”铁关河捧腹大笑,萧遥手握笊篱打他。
铁关河拔腿就跑,武功不好的人要练习跑路神功,萧遥追在后面,“你给老子等到起!”
院子里总是有三个竹凳,三家和和睦睦,会在吃饭的时候一起碰头。铁关河不喜欢吃的菜,萧遥夹过去,他也会往萧遥碗里扔。权随珠不讲规矩,干脆把面前两个人碗里自己喜欢吃的菜都夹走。
萧遥敢怒不敢言,因为只要一怒,权随珠保证会把铁关河干的事儿交代出来,于是只能眼睁睁看着肉片被权随珠夹走,一碗的绿油油。
那时候浑然不觉,原来时间过得那么快,人总是来不及分别,就远隔万水千山难以再见。
回想起来,总觉得恍如隔世。
第194章秦晋
华州城郊多了个祠,用砖石草草搭建,好事者说这里葬了个非常聪明的神算子,智比孔明,如此一来很多人就来添香火,有的大户家里有人考科举,干脆捐钱修缮成小有规模的祠庙。华州又是往来中枢,关东科考举子都会路过此处,因此香火旺盛。
如今天下暂时安定,皇帝下令广纳群贤,科举一切如旧。来赶考的不多,大多都害怕战事忽起,不过也有胆大的来考试,每个路过祠堂都会上一炷香。
钟少韫和卢彦则一起来了,他们先是在长安聊了聊两国政事,忙完了往西来看看薛诰的墓。钟少韫备了一碗松醪,往前一洒,白杨风萧萧,薛诰像是又回来了一样。
“师兄。”钟少韫道,“我回来看你了。”
坟墓在小亭子下,外面砖石砌了,像穹庐一般。旁边不知是谁栽了一棵朱槿树,还没到花开的时节。
墓前有很多瓜果以及贡品,来这里祭拜的学子多少怀着几分崇敬,因此也摆放得整整齐齐。
里面有一丛樱桃,这种很贵的水果一般都不会被人拿来祭祀的,钟少韫敏锐发现了,“怎么会有樱桃?”
“嗯?”卢彦则不解,“樱桃?”
“师兄最喜欢吃樱桃,这个癖好并不为人所知,想来是太学同门吧。”钟少韫没多想,拉着卢彦则的手,“当初,若不是师兄多加照拂,我在太学的日子会很难过。”
“多谢。”卢彦则隔着墓碑,向坟墓里沉睡的人道谢,“走吧,阿韫。”
钟少韫微笑,“我走啦,师兄。”
卢、钟二人走了没多久,墓旁白杨树后面露出一截白袈裟。
高君遂在白杨树后等了很久,他现在已经是梵慧,游走名山大川化缘为生。和很多与文人交际往来又入幕的僧侣不一样,他断绝一切人际往来,日子清苦,好在无拘无束,了此残生也就罢了。
清明已过,祠堂香火不绝,也算是不期而遇。
他们后来没有再见过面。
·
萧遥回京的仪仗够气派,李楷和温兰殊率领百官迎接。在仪式上,李楷宣布册封萧遥为秦王,金册玉印一并交予,还有长长的绶带充作装饰,大概三指宽。自此以后,关中兵马由萧遥节制。
如此一来明堂之上秦晋双王,本朝从未有过这种先例。
秦晋二国都是战略要地,李楷敢把这两个地盘分给萧遥至少说明了一件事,这皇帝已经看开了,迟早有一天要被取而代之,那么随便吧,至少给个好下场。
古来朝代更迭,要么是按着三族杀,要么是你好我好体面点,李楷诚意给足,又是荡舟曲江又是潜心学习医术,摆明了乐意当个汉献帝,试探萧遥的底。
萧遥比较狡猾,笑而不语,让李楷如临大敌冷汗涔涔。歌舞管弦后回到乾极殿,一下子扑进里间的床榻里对身边的宦官说“吾命休矣”,然后当晚枯坐一晚把自己可能的死法想了个遍。
于是在第二天早朝的时候,小皇帝亲切地跟诸位朝臣说,“朕想禅位给秦王,诸位爱卿意下如何啊?”
朝臣们傻眼了,纷纷劝谏表示陛下三思,还把祖宗全部搬出来,江山社稷怎么能说送人就送人呢?
李楷一直想探萧遥的底,奈何萧遥喜怒不形于色,让李楷捉摸不透,只能在喧闹朝臣里,无助地看向一旁不动声色的温兰殊。
温兰殊没有发表任何意见,李楷松了口气,这事儿好办了。
与此同时很多人在期待温兰殊的态度,因为温行淡出朝堂,和萧坦一起去晋阳养老了,目前能主事的除了卢臻就是温兰殊,如此一个重要人物竟然真的什么都不说?
当晚,萧遥手底下人开始劝进。一般来说,政权更迭要走流程,第一步就是劝进,然后权臣表示不行不行怎么可以这样呢,我是忠臣,然后皇帝心领神会也明白大势已去了,就借坡下驴,要禅位,权臣再推阻,说不可以,如此往返三次,叫三推三让。
要是温秀川在朝廷,估计会说一句,这跟过年送压岁钱似的。
秦王现在走的一步就是劝进,对此萧遥不表态——他最好的态度就是不表态。目前萧锷镇守东部,朝野上下多河东一脉,萧遥和事实上的皇帝没什么区别。
他招呼完这些人,就跑去问温兰殊的意见。